-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图解10大估值方法
本文采用全景视角,来盘点一下金融实务中最常见的“10大估值方法”。
这10大估值方法可以整理为三类:
一、绝对估值法/内在价值法:?
本质是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计算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具体方法要么是将未来的现金流或“剩余收益”折现,要么直接评估企业持有资产的价值:
现金流贴现法(DCF):?用财务模型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以WACC为折现率将其折现计算企业价值(EV),再减去净债务(有息负债-现金现金等价物)的价值,并调整少数股东权益(MinorityInterest)和优先股,得到(普通股的)股权价值。
剩余收益估值法(EVA):先预测企业未来各年度的“剩余收益”(会计净利润-股本成本),再以“股本成本(率)”为折现率,计算“剩余收益的价值”(现值)。最后加上当前的股本账面价值,得到股权价值。
净资产价值法(NAV):(一般用市场价)估算企业资产的市值,减去有息债务的价值,得到股权价值。常用于房地产业等资产价值易于评估(有交易市场形成市值)的行业的估值。
二、市场法/相对估值法:
本质是“相信市场”(而非金融理论计算)。具体方法包括:
可比公司法:就是投行估值时最常用的Tradingcomps,利用市盈率(PER)、市净率(PBR)、EV/EBITDA等进行的估值都属于这类。前提假设是“类似的企业的估值指标(倍率)应该相近”,然后用可比公司的平均倍率,乘上目标公司的相应财务数据,得出估值。常用的估值指标请参考上周发布的“估值指标大全集”。
先例交易法:原理与可比公司法类似,但前提假设换成了“类似的交易应该有相近的定价”。具体操作方法详见下面第5张知识卡片。
平均股价法:更“纯粹地相信市场价格”的方法,主打一个“简单粗暴”。理论背景是“强有效市场假说”(所有影响股价的因素都已反映在市场形成的交易价格中了)。虽然看起来没啥技术含量,但在并购交易的估值报告里,往往少不了用这个方法做参考。
三、针对特殊情形的估值
对特殊行业/特殊场景,使用适当的“独特估值方法”。常见的估值法包括:
SoTP法:SumoftheParts,顾名思义就是将企业(集团)的不同业务/资产分别估值,然后加总得到企业价值。很适合多业务企业集团、或持有大量房地产/金融资产的企业的估值。
LBO估值:采用LBO视角,根据IRR要求,反推杠杆收购(最高)能出多少价的估值方法。适用于有(潜在)PE通过杠杆收购参与竞标时的估值。
实务期权法估值:基于“期权定价模型”,计算企业未来选择投资/扩张/中止项目的“选择权”价值。把这个“选择权价值”加在项目预期现金流现值上,计算(理论上)更加精确的项目价值。多用于“企业价值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某(几)个重要项目(如新药研发)的成败、且企业可以(在未来)视项目进度选择扩张/中止”的情形。
清算价值法:以企业清算(而非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估值。多用于破产清算、债权人回收分析等情形,也用于有较高破产风险的企业,以清算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下限。
分别为每种估值方法做了一张知识卡片,方便大家收藏翻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