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知情同意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膏外固定知情同意书

一、石膏外固定的适应症与目的

石膏外固定是通过医用石膏绷带缠绕、塑形后形成坚硬的外固定装置,用于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限制关节活动、保护损伤组织愈合。其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四肢闭合性骨折(如肱骨、尺桡骨、股骨、胫腓骨等长骨骨折)经手法复位后,需维持复位效果直至骨痂形成;

2.关节脱位(如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脱位)复位后,需制动以促进关节囊及周围韧带修复;

3.肌腱、韧带损伤(如跟腱断裂修复术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保守治疗期)需限制活动避免二次损伤;

4.骨与关节感染(如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需减轻局部压力、减少炎症扩散;

5.脊柱或四肢矫形术后(如脊柱侧弯矫正术后辅助固定、马蹄内翻足矫正后维持形态);

6.其他需短期或长期制动的肢体损伤(如严重软组织挫伤、烧伤后瘢痕挛缩预防)。

实施本操作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稳定肢体位置,为损伤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等)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降低移位风险,减少疼痛及二次损伤概率,最终促进功能恢复。

二、石膏外固定操作流程及术中配合事项

(一)操作前准备

1.医生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损伤部位的局部情况(肿胀程度、皮肤完整性、末梢血运及感觉)、既往病史(如糖尿病、皮肤病、过敏史)及影像学检查(X线、CT等)结果,以确认适应症并排除禁忌(如开放性骨折未清创、严重皮肤感染、肢体严重肿胀且预计继续加重等)。

2.护士将协助患者暴露操作部位,清洁皮肤(去除油脂、污垢),检查是否存在皮疹、破损或静脉曲张(若有需标记并在石膏内垫软质衬垫保护)。

3.患者需配合完成体位摆放(如上肢固定取功能位或特殊体位,下肢固定需保持中立位或医生要求的角度),儿童或无法自主配合者需家属协助制动。

(二)操作过程

1.衬垫放置:在皮肤与石膏之间均匀铺设棉纸或棉垫(厚度根据部位调整,关节、骨突处如踝部、肘部需额外加厚),防止石膏直接压迫皮肤。

2.石膏绷带浸泡:将石膏绷带(普通石膏或高分子石膏)浸入35-40℃温水中,待气泡完全排出后取出,轻挤多余水分(避免过湿导致石膏硬化时间延长或过干影响塑形)。

3.缠绕与塑形:从肢体远端向近端逐层缠绕(每圈覆盖前一圈的1/3-1/2),确保松紧均匀(以能插入1指为宜);重点在关节部位(如腕、膝、踝关节)增加层数(通常5-8层),骨突处(如腓骨小头、内外踝)需手法塑形以贴合体表,避免局部压迫。

4.干燥与修剪:普通石膏约20-30分钟初步硬化,1-2小时完全干燥;高分子石膏硬化时间更短(约5-10分钟)。干燥后医生将修剪边缘(距皮肤2-3cm),打磨毛边,避免刮伤皮肤。

(三)操作后即刻观察

操作完成后,医生将检查:①肢体远端血运(如手指/足趾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②感觉功能(如针刺觉、痛觉是否对称);③主动活动能力(如手指/足趾能否轻微屈伸);④石膏表面是否有局部凹陷(提示可能存在压迫)。若发现异常(如苍白、发绀、剧烈疼痛),需立即松解或重新固定。

三、石膏外固定的潜在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医生将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尽可能降低风险,但石膏外固定仍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需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晓:

(一)局部压迫相关并发症

1.压疮(褥疮):因石膏边缘不平整、骨突处衬垫不足或肢体肿胀消退后石膏相对过紧,导致局部皮肤持续受压。表现为固定部位疼痛(初期为持续性胀痛,随时间加重)、皮肤发红(解除压力后30分钟未消退)、水疱或溃疡(严重时可深达皮下组织甚至骨骼)。

2.神经损伤:常见于腓总神经(经腓骨小头处受压)、尺神经(经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压)。表现为支配区域麻木、刺痛(如小腿外侧、足背麻木;环指、小指麻木),严重时出现肌肉无力(如足下垂、手指无法内收)。

3.骨筋膜室综合征:罕见但严重,多因肢体严重肿胀或石膏过紧导致筋膜室内压力升高,阻碍血液循环。典型表现为“5P征”:疼痛(与损伤程度不匹配的剧烈疼痛,被动牵拉手指/足趾时加重)、苍白(肢体远端皮肤苍白或发绀)、感觉异常(麻木或过敏)、肌肉瘫痪(无法主动活动)、无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若未及时处理(6-8小时内),可能导致肌肉坏死、神经永久损伤甚至截肢。

(二)血液循环障碍

石膏固定后肢体肿胀可能继续加重(尤其伤后48-72小时内),若石膏未预留足够空间,可压迫静脉及动脉,导致:①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肢体远端肿胀、皮肤发亮、浅静脉怒张;②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皮肤苍白、皮温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2秒)。

(三)石膏相关其他并发症

1.石膏松动或断裂:因肢体肿胀消退(石膏与肢体间隙增大)、患者活动过度(如儿童频繁碰撞)

文档评论(0)

伍四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