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腊八节是几月几号
腊八节的日期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这个节日在公历中的对应日期并不固定,通常会落在公历的1月上旬至2月上旬之间。因为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其月份的划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基础,而公历则是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二者之间存在约11天的年差,并通过设置闰月来协调。因此,腊八节在公历中的具体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动。例如,2023年的腊八节是公历12月30日,2024年是1月18日,而2025年则是1月7日。
要深入理解腊八节,仅仅知道其日期是远远不够的。它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多元的文化渊源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承前启后、辞旧迎新的重要节点。
节日名称的由来:“腊”与“八”的文化密码
“腊八”这个名称本身,就揭示了其古老的文化根源。
“腊”字的含义源远流长。在古代汉语中,“腊”并非仅仅指代农历十二月,它最初是一种祭祀的名称。上古时代,人们在岁末年终之际,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为“腊祭”。这种祭祀的对象非常广泛,既包括祖先,也包括农神、司啬、坊神、水庸、猫虎等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其目的在于感谢众神一整年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安康。据《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这里的“腊”就是祭祀的意思。随着时间推移,秦朝将农历十二月定为“腊月”,于是“腊祭”便逐渐固定在了这个月份进行。
“八”则直接点明了祭祀的具体时间,即腊月的第八天——“初八”。因此,“腊八”二字连在一起,其最原始的含义就是“在腊月初八这天举行的祭祀活动”。
节日的多元起源:传说与历史的交织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历史上流传着多种说法,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共同构筑了腊八节丰富的历史面貌。
1.佛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说
这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起源传说。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出家修行,历经了长达六年的极端苦行。他日食一麻一米,以致身体变得极度虚弱,最终在尼连禅河边昏倒。这时,一位牧羊女见状,便用多种谷物、野果和奶水熬煮成一碗糜粥给他喝下。释迦牟尼恢复体力后,来到菩提树下禅定,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大彻大悟,证得佛果。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佛教寺院便在每年腊月初八这天举行诵经仪式,并效仿牧羊女献粥的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成“佛粥”供佛,同时分发给信众和穷苦百姓。这碗粥被称为“腊八粥”,寓意着吉祥、健康和觉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一习俗也深入人心,逐渐从寺院走向民间,成为腊八节最为核心的内容。
2.纪念开国皇帝朱元璋说
这是一个带有民间传奇色彩的故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早年出身贫寒,曾一度落魄至极。据传,在他被关押在监牢时,饥寒交迫,已经奄奄一息。正当他绝望之时,他在鼠洞里意外发现了一些红豆、绿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杂粮。朱元璋如获至宝,便将这些五谷杂粮凑在一起,熬成了一碗粥。喝下这碗粥后,他恢复了体力,最终得以脱险。后来,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的他,山珍海味享用不尽,却时常想起当年那碗救命粥。于是,他下令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宫廷上下都要用各种杂粮煮粥食用,并将其命名为“腊八粥”,以警示自己和后人勿忘昔日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和太平生活。这个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忆苦思甜”的传统美德。
3.悼念民族英雄岳飞说
这个故事将腊八节与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敌,深受百姓爱戴。据说,有一年冬天,岳家军驻扎在朱仙镇,军粮供应不及。当地百姓感念岳家军的忠勇,纷纷自发地拿出家中的米、豆、干果等,汇集起来熬成大锅的粥,送到军营慰问士兵。士兵们喝了这热气腾腾的“千家粥”后,士气大振,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然而,岳飞后来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便在他牺牲的那天——腊月初八,煮粥食用,代代相传。这个版本的传说,为腊八粥注入了忠义爱国的精神内核。
4.驱逐瘟神“赤豆打鬼”说
这个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民间信仰。古代人认为,天地间存在着各种鬼神,其中有一种叫“疫鬼”的恶鬼,专门在人间散播瘟疫,带来疾病和灾祸。相传,这个疫鬼最害怕的东西就是赤豆。因此,人们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赤小豆等杂粮煮粥,全家食用。人们相信,这样做可以驱除疫鬼,保佑一家老小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远离灾病。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面对自然灾害和疾病时,通过饮食和仪式来寻求心理安慰和庇护的朴素愿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地方的腊八粥配料中,红小豆或赤小豆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核心民俗:腊八粥与腊八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