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开学第一个月教师评语.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班开学第一个月教师评语

小班开学第一个月教师观察评语

一、整体适应情况概述

小班幼儿入园第一个月,是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过渡的关键期。本月我们重点观察了幼儿的入园适应、情绪管理、生活自理及社交互动等维度,通过每日记录、行为追踪、家长反馈等方式,累计观察数据1200余条,现将整体情况与个体表现具体反馈如下:

(一)入园适应:情绪稳定度呈阶梯式上升

整体数据:全班20名幼儿,第一周入园哭闹率达85%(17人),第二周降至45%(9人),第三周降至20%(4人),第四周仅1名幼儿偶有分离焦虑,情绪稳定率达95%。

具体表现:

-快速适应型(8名):如幼儿A、幼儿B,入园首日无明显哭闹,能主动与老师问好,参与集体活动时注意力集中,平均每日参与活动时长(含游戏、进餐、午睡等)达6.5小时,接近全托时长标准。

-渐进适应型(11名):如幼儿C、幼儿D,第一周需家长陪伴10-15分钟入园,第二周起能独立走进教室,但活动间隙会频繁询问“妈妈什么时候来”,老师通过“承诺卡”(画上妈妈来接的时间)安抚后,焦虑时长缩短至每次3-5分钟。

-缓慢适应型(1名):幼儿E,前两周每日哭闹时长累计达40分钟,表现为抱着玩偶不肯放下、拒绝参与任何集体活动,第三周起通过“一对一陪伴”(老师手持其玩偶参与活动),哭闹时长降至10分钟/日,第四周能主动和老师挥手告别。

(二)生活自理能力:从“依赖”到“尝试独立”的突破

本月重点培养幼儿独立进餐、自主如厕、穿脱简单衣物等能力,通过“自理能力小打卡”记录每日进展,具体数据如下:

1.进餐情况

-独立进餐:第一周仅3名幼儿能独立用勺子进食(平均每餐用时25分钟,进食量约150g/餐);第二周增至8名,进食时长缩短至20分钟/餐,进食量增至180g/餐;第四周15名幼儿能独立完成进餐,5名幼儿需老师提醒“一口饭一口菜”,但无需喂饭。

-挑食改善:初始阶段,12名幼儿存在挑食行为(如不吃青菜、不吃肉类),通过“蔬菜宝宝变形记”(将蔬菜切成动物造型)、“品尝小明星”每日评选等方式,第四周仅5名幼儿仍挑食,其中幼儿F从“完全不吃青菜”到“每天能吃3颗西兰花”。

2.如厕与盥洗

-自主如厕:18名幼儿能主动表达如厕需求(如“老师,我要尿尿”),2名幼儿(幼儿G、幼儿H)需老师定时提醒,无尿裤子情况发生。

-洗手习惯:通过“七步洗手法儿歌”教学,20名幼儿均能独立完成洗手,其中16名幼儿能打湿双手、涂抹洗手液、揉搓20秒后冲洗,4名幼儿需老师协助挽袖子。

3.穿脱衣物

-穿脱鞋子:12名幼儿能分清左右脚并穿脱鞋子,8名幼儿需老师帮助系鞋带(因鞋子有带子),午睡时,10名幼儿能自己脱外套,5名幼儿需老师协助拉袖子。

二、社交与情绪发展:从“自我中心”到“初步共情”

小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阶段,本月重点观察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方式、情绪表达及冲突解决能力,累计记录同伴互动事件320次,情绪表达事件180次。

(一)同伴互动:从“独自玩”到“一起玩”

-主动互动型(7名):如幼儿I、幼儿J,每日主动发起互动10-15次,表现为“老师,我想和XX一起搭积木”“你能把小汽车借给我玩吗?”,其中幼儿I本周成功邀请5名同伴参与“小医生”角色游戏,游戏时长达20分钟/次。

-被动参与型(10名):如幼儿K、幼儿L,当同伴邀请时能点头同意,但较少主动发起互动,更多是观察他人游戏,偶尔模仿同伴动作(如看到别人画画,自己也拿起蜡笔)。

-独自游戏型(3名):幼儿M、幼儿N、幼儿O,初期常独自玩玩具,第四周起开始观察同伴,偶尔将玩具递给同伴(如递给幼儿P一块积木),但未进行语言交流。

(二)情绪表达与调节:从“哭闹宣泄”到“语言表达”

-积极情绪:幼儿每日微笑、大笑次数平均为15-20次,主要集中在户外活动(如滑滑梯时)和音乐游戏(如《小兔子乖乖》歌曲互动时)。

-负面情绪处理:第一周遇到困难(如积木倒塌)时,15名幼儿会通过哭闹表达,第二周起12名幼儿能说“我搭不好,有点难过”,老师引导后尝试重新搭建;第四周18名幼儿能主动寻求帮助(如“老师,我不会穿鞋子,你能帮我吗?”),2名幼儿仍需老师安抚情绪后再引导解决。

三、认知与探索兴趣:在“玩”中感知世界

小班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和游戏学习,本月重点观察幼儿对绘本、音乐、美术、科学探索的兴趣,记录参与活动时长及专注度数据如下:

(一)语言与阅读:从“被动听”到“主动说”

-绘本阅读:每日开展2次绘

文档评论(0)

雪雪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