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查房小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间质瘤的查房小结

患者张XX,女性,58岁,因“间断上腹痛3月,黑便2天”于2023年8月15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餐后加重,无放射痛,偶伴反酸、嗳气,自服“胃药”(具体不详)后症状可短暂缓解,未系统诊治。2天前无诱因排黑便2次,量约150g/次,伴头晕、乏力,无呕血、晕厥,遂至我院急诊。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烟酒嗜好,家族中无消化道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T36.5℃,P8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贫血貌,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急诊血常规示Hb78g/L,RBC3.2×1012/L,MCV85fl,PLT280×10?/L,WBC7.2×10?/L;便潜血试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完善胃镜检查:胃体大弯侧可见一约5cm×4cm隆起性病变,表面黏膜糜烂,可见渗血,活检质韧,易出血;超声内镜(EUS)提示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呈低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小囊性变,大小约5.2cm×4.5cm,CDUS显示周边及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上腹部增强CT:胃体大弯侧见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5cm×4.8cm,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85HU),静脉期持续强化(CT值110HU),病灶与胃壁分界清晰,周围脂肪间隙未见模糊,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肝、胰、脾未见转移灶。病理活检(胃体):镜下见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核分裂象约3/50HPF,未见坏死;免疫组化:CD117(+++),DOG-1(+++),CD34(+),SMA(-),Desmin(-),S-100(-),Ki-67(约5%);基因检测:c-KIT外显子11存在缺失突变(p.L576_P577delinsQ),PDGFRA外显子12、14、18野生型。

诊断分析:患者以“上腹痛、黑便”为主要表现,结合胃镜提示胃体固有肌层来源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及增强CT支持间叶源性肿瘤特征;病理免疫组化CD117、DOG-1阳性,符合胃间质瘤(GIST)诊断。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胃平滑肌瘤:多起源于平滑肌,CD117、DOG-1阴性,SMA阳性,本例免疫组化不支持;②神经鞘瘤:S-100阳性,CD117阴性,与本例不符;③胃癌:多为上皮源性,镜下可见腺管结构,CEA、CK阳性,本例病理未提示腺癌特征,可排除。危险度分级:根据2020年WHO胃间质瘤危险度分层标准,肿瘤最大径5.5cm(5cm且≤10cm),核分裂象3/50HPF(≤5/50HPF),原发于胃,危险度分级为中危(中度复发风险)。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q12h抑酸,注射用蛇毒血凝酶1Ubid止血,输注红细胞2U纠正贫血(复查Hb92g/L)。完善术前评估(心肺功能、肿瘤标志物CA19-9、CEA均正常),于8月22日行腹腔镜下胃体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胃体大弯侧,浆膜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2cm正常胃壁,术中冰冻提示梭形细胞肿瘤(考虑GIST),切缘阴性,未清扫淋巴结(GIST淋巴结转移罕见)。术后病理:肿瘤大小5.5cm×4.8cm×4.2cm,界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质韧,局灶出血;镜下核分裂象5/50HPF(计数细胞最丰富区),未见坏死;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结果与术前活检一致。术后恢复顺利,第3天排气,第5天进流质饮食,切口甲级愈合,无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于8月29日出院。

多学科讨论(MDT)要点:术前经胃肠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联合会诊,结论如下:①外科:肿瘤位于胃体大弯侧,外生型生长,无周围侵犯,腹腔镜可完整切除,切缘需≥2cm,无需扩大淋巴结清扫;②肿瘤内科:术后危险度中危(核分裂象5/50HPF,肿瘤5cm),根据2023年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中危患者推荐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以降低复发风险;③影像科:增强CT未见远处转移,分期为cT2N0M0,手术可达到R0切除;④病理科:确认诊断为胃间质瘤(c-KIT外显子11突变),对伊马替尼敏感,核分裂象需结合术后标本全面评估(最终病理核分裂象5/50HPF)。

当前病情评估:术后1周(9月5日门诊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腹痛、发热,食欲可,每日排黄色软便1-2次;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切口愈合良好,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Hb105g/L,WBC6.8×10?/L,PLT260×10?/L;肝肾功能:ALT25U/L,AST20U/L,Scr78μ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