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最美绿色家庭事迹材料
美丽中国·绿色家庭事迹材料
在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有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户主张建国(52岁,退休工人)、妻子李秀兰(50岁,社区志愿者)、儿子张伟(28岁,环保企业技术员)、儿媳王芳(26岁,小学教师)、孙女张萌(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这个家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绿色实践,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篇章。近年来,家庭先后获评市级绿色家庭社区环保示范户,他们用数据记录环保足迹,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成为邻里眼中看得见、学得到的绿色榜样。
一、三代传承:绿色理念融入家庭基因
张建国的绿色启蒙始于童年。他出生在乡村,父母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种朴素的节俭观念成为他一生的信条。退休后,他将阳台改造成微型生态园,用废旧轮胎种植多肉植物,用塑料瓶制作自动滴灌装置,如今50余盆绿植让家里四季常青,成为社区里有名的植物达人。
李秀兰是家里的环保监督员。作为社区志愿者,她坚持每周参与垃圾分类督导,还将环保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淘米水浇花、洗菜水拖地,一年能省下30吨水出门自带布袋子,三年没用过一个塑料袋——在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家庭节能小窍门。她常说:环保不是口号,是把节约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儿子张伟受家庭影响,大学选择了环境工程专业,如今在环保科技公司从事技术研发。他牵头研发的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将厨余垃圾处理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降解率达85%,目前已在本市500余户家庭试点使用。儿媳王芳则将环保教育带入课堂,带领学生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小卫士活动,设计的环保主题班会教案获市级一等奖。
孙女张萌是家里的环保宣传员。从幼儿园开始,她就用废旧纸盒制作环保时装,在学校环保时装秀中获特奖;她创作的垃圾分类飞行棋在社区推广,让200余名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分类知识。这个家庭的环保理念,就这样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
二、精打细算:用数据书写绿色生活账单
在这个家庭,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都有去向记录。他们坚持节能降耗、物尽其用的原则,用具体行动践行低碳生活,更用详细数据见证环保成效。
(一)节水:从滴漏到循环的资源守护
2020年,张建国在卫生间安装了节水型马桶(每次冲水从6升降至4.5升),在厨房加装了节水龙头(出水量从每分钟9升降至5升),仅此一项,家庭月均用水量从8吨降至5吨,年节约36吨水。他们还自制雨水收集系统,在阳台安装2个200升塑料桶,收集雨水用于浇花、拖地,年收集雨水约2吨。淘米水、洗菜水全部存入专用桶,用于冲厕或清洁,实现一水三用。
李秀兰的节水账本上清晰记载:2021年家庭用水60吨,2022年降至48吨,2023年进一步降至42吨,较社区同等规模家庭平均用水量低40%。她还带动邻居安装节水器具,所在单元12户家庭年节水量达120吨,相当于节约480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
(二)节电:从被动到主动的能源革命
人走灯灭、人离机关是这个家庭的用电铁律。张建国将家中所有灯具更换为LED灯(功率从15瓦降至5瓦),客厅安装了智能光控开关,光线充足时自动关闭。儿子张伟还改造了家电插座,添加了待机断电功能,消除电视、电脑等设备的待机能耗。
他们的电费单见证了变化:2020年家庭月均用电150度,2023年降至100度,年节约600度电,减少碳排放480公斤(按每度电排放0.8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夏季空调温度设定在26℃,配合使用遮光窗帘和电风扇,每月减少用电约50度。冬季采用太阳能+电暖气取暖,安装了2台太阳能热水器,年减少用电800度。
(三)减塑:从一次性到永续用的消费革命
家中厨房找不到一个塑料袋,取而代之的是10个棉布购物袋、5个不锈钢保鲜盒、3个玻璃储物罐。李秀兰算过一笔账:一个家庭每年约使用300个塑料袋,改用布袋后,可减少塑料污染3公斤,相当于节约石油18公斤(每生产1个塑料袋需消耗0.06公斤石油)。
他们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外出就餐自带筷子、勺子和餐盒;购买散装粮食、蔬菜,减少过度包装;使用竹制牙刷、棉质毛巾等可降解产品。三年来,家庭累计减少塑料垃圾约100公斤,回收旧衣物50余件,一部分捐赠给山区,一部分改造成环保袋、地垫等生活用品。
三、变废为宝:让垃圾成为生活的资源
在这个家庭,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他们坚持垃圾分类,探索旧物改造,用巧思妙让废弃物焕发新生,更带动社区形成循环利用的新风尚。
(一)垃圾分类:精准分出绿色效益
2019年社区推行垃圾分类时,张建国就自费制作了四色分类桶(可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背影》课内阅读训练.doc VIP
- Amason艾茉森电子乐器VP-73GH说明书.pdf
- 《机械臂结构》课件.ppt VIP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范文本科护理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doc
- 11CD008-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要点及示例(电气)(OCR).pdf VIP
-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 .pdf VIP
- 网课章节答案《科学启蒙》超星尔雅答案2023.pdf VIP
- 吉他六线谱空白模版A4 六线 2mm 8行 通用版2打印模板.pdf VIP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整版.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边学边练Unit 1-4(答案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