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二语文第四册《守财奴》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第四册《守财奴》教案设计
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守财奴》(巴尔扎克,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课时:3课时
-课型:讲读课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教材分析:本文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守财奴葛朗台对金钱的病态痴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对人性的异化。课文以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抓法器等典型情节,塑造了葛朗台贪婪、吝啬、狡诈的形象,是理解19世纪法国社会风貌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重要文本。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字词(如:锱铢必较、弥留之际、恬不知耻、执迷不悟等),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发现梳妆匣—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抓法器)。
2.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典型意义),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塑造人物的方法。
3.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把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暴露与批判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主题探究的步骤,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深入文本细节,体会作者的艺术手法;
3.结合背景资料,联系现实生活,培养辩证看待金钱观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罪恶,批判拜金主义思想;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解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的人生哲理;
3.欣赏巴尔扎克细节真实的艺术风格,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理解守财奴的典型意义;
2.品味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1.理解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金钱对人性的异化;
2.辩证评价葛朗台形象(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避免脸谱化认知。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创作风格及小说社会背景;
2.讨论法:围绕葛朗台的性格成因金钱与人性等问题展开小组探究;
3.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如葛朗台抢梳妆匣片段),增强代入感;
4.多媒体辅助法:展示巴尔扎克肖像、《人间喜剧》目录、法国19世纪社会图片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梳理情节,初识人物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创设:展示两幅对比图片——一幅是现代人葛朗台式攒钱(如银行账户截图、藏钱罐),一幅是《守财奴》中葛朗台临终抓法器的插画。提问: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会如何评价?今天,我们走进巴尔扎克的《守财奴》,看看19世纪的守财奴是什么模样。
-作者简介(PPT展示):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91部小说),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恩格斯评价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
-创作背景: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崛起,金钱成为社会关系的核心,人性被异化为对财富的追逐。
(二)整体感知(25分钟)
1.速读课文,梳理情节(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展示):
-开端:葛朗台发现女儿欧也妮有梳妆匣(金子的光辉触发贪欲);
-发展:抢夺梳妆匣(不顾妻子晕厥,威胁女儿);
-高潮:诱骗继承权(假意放弃财产,实则剥夺女儿继承权);
-结局:临终抓法器(临终前仍不忘镀金的十字架)。
-教师总结:情节围绕金子展开,层层递进,展现葛朗台对金钱的病态痴迷。
2.字词积累(小组竞赛):
-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亡的时候。
-恬不知耻: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知羞耻。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3.初识人物(提问):
-读完课文,葛朗台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概括:贪婪、吝啬、冷酷)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本课时梳理了小说情节,积累了字词,初步认识了葛朗台的形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探讨细节描写的妙处。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做摘抄笔记。
第二课时:文本研读——分析人物,品味细节
(一)复习导入(3分钟)
-提问:上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