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论语》基础研读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____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____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____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____。”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不习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____者。”
子曰:“己所不欲,____。”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____反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立”的意思是()
A.站立B.成家立业C.确立志向与处世准则D.成就事业
下列句子中,体现孔子“仁政”思想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旨在强调()
A.松柏的耐寒特性B.环境对人的考验C.君子的坚韧品格D.时间的流逝之快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下列不属于“孝”的表现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B.事父母,能竭其力
C.见利思义,见危授命D.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体现了孔子的()
A.学习态度B.处世之道C.财富观D.教育理念
下列句子中,不是孔子对“礼”的论述的是()
A.克己复礼为仁B.不学礼,无以立
C.礼之用,和为贵D.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的是()
A.江河之水的汹涌B.时光的流逝C.人生的短暂D.自然的壮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和而不同”的意思是()
A.和谐相处但不盲从B.表面和谐内心不同
C.彼此认同却不亲近D.观点一致但关系疏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的意思是()
A.胸怀宽广,意志坚定B.博学多才,志向远大
C.谦虚谨慎,待人宽厚D.勇敢果断,行事果决
下列哪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举一反三D.教学相长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请简要分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习”的含义,并谈谈这句话对当代学习的启示。
结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说你对孔子“恕”道思想的理解。
四、材料分析题(20分)
材料: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孔子的学习态度与教育精神,并联系实际说说这种精神对当代师生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说(悦);君子2.为师3.思4.知之为知之5.内自省6.改之7.传8.乐之9.勿施于人10.小人
二、选择题
C2.A3.C4.C5.C6.D7.B8.A9.A10.A
三、简答题
含义:“习”不仅指复习知识,还包括实践、践行所学的道理与技能。启示:当代学习不应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记忆,更要通过练习、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持续学习、反复践行的过程能带来内心的愉悦与成长,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是知行合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恕”道的核心,意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也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他人。这一思想强调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它要求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多体谅他人的感受,避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体现了宽厚、包容的处世态度,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孔子在材料中体现了两层核心精神:一是学习态度上的“学而不厌”,即对知识始终保持谦逊渴求的心态,永不满足、持续钻研;二是教育精神上的“诲人不倦”,即教导他人时耐心细致、不知疲倦,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与道理。“默而识之”则强调了默默记诵、积累学识的踏实学风。
对当代师生的启示:作为学生,应秉持“学而不厌”的态度,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心,不浮躁、不敷衍,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作为教师,要践行“诲人不倦”的精神,关爱每一位学生,耐心解答疑惑,用包容与责任引导学生成长。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这种踏实求学、真诚育人的精神,能帮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解读【26页】.pptx VIP
- 八上物理:【教科】期末模拟卷【八上全册】.docx VIP
-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答案.doc VIP
- 中国建设银行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26年度校园招聘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学生英语单词听写稿纸模板(仅打印).docx VIP
- 2025年电力调度题库及答案.doc
- (正式版)DB61∕T 1770-2023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指南》.docx VIP
- 《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2018甬DX-09.pdf
- 中国建设银行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26年度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