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真题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吾谨避之耳。”卒释去之。
??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材料二:
??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让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罢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国,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选自方孝孺《豫让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襄子A如厕B心动C执问D涂厕E之F刑G人H则豫让。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同“悦”,喜欢,与《静女》“说择女美”的“说”音、义相同。
B.?众人,名词作状语,与《师说》“今之众人”的“众人”用法不同。
C.?情,实情,与《谏太宗十思疏》“则纵情以傲”的“情”意义不同。
D.?曾,曾经,与《陈情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曾”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曾经是范氏及中行氏的家臣,但是没有得到两人的重用,后来到了智伯那里,深受器重,他也将智伯视为知己。
B.襄子抓住前来报仇的豫让,敬佩他忠心耿耿而放走他。但是豫让完全没有领会襄子的这番好意,又进行第二次刺杀。
C.方孝孺认为,智伯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灭,既与其品格上的明显缺陷有密切关联,也与其不肯听从郄疵的忠告有关。
D.方孝孺肯定豫让之死固然有忠心的一面,但又认为他的死法还远远够不上“虽死犹生”的标准,并不值得过分称赞。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
(2)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
14.对于“国士之报”,豫让与方孝孺的理解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5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BCH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子如厕”表述完整动作,后需断B处;“心动”是襄子独立反应,需断C处;“执问涂厕之刑人”中,“涂厕之刑人”为完整名词短语,且“则豫让”是“执问涂厕之刑人”之后得出的判断,要另起一句,需断H处。
11.[答案]D
[详解]文中的“曾”表明“竟然”,《陈情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曾”表示“曾经发生”,两者意义不同。
12.[答案]B
[详解]豫让并非“完全没有领会赵襄子的这番好意”。豫让将赵襄子之举视为“明主不掩人之美”,并认为“天下莫不称君之贤”,都体现他不仅领会了,还十分肯定;只是为了报智伯的知遇之恩,他不得不坚持报仇。
13.[答案](1)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一下,来表达我报仇的心意,这样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
(2)智伯虽然顽固不化,但被他的至诚所感动,或许会重新醒悟,与韩、魏两国讲和,解除赵国的围困。
[详解]
(1)“愿”“致”2分,大意2分,共4分。
(2)“庶几”“和”2分,大意2分,共4分。注意,“解赵围”不能理解为“解除对赵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备考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知识点整理.docx
- 2025年高三语文课内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必下(习题+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鹊桥仙·纤云弄巧》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六)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古诗文综合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作文3篇范文: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docx
- 2026届湖北省高三语文新八校协作体10月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今日亮剑,是为和平;当年浴血,亦为和平.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文常识练习.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断句知识及技巧.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莫让高楼隔断邻里情.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