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英雄风骨与旷达人生的交响
作为宋词豪放派的巅峰之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其磅礴的气势、深邃的意境和旷达的情怀,穿越近千年的时光,依然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多层次的品读与探究,不仅理解词作的字面意涵,更能体会其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与人生哲理,感受苏词“寄慨遥深”的艺术魅力。
一、教学设想与目标
本词教学,当以“读”为魂,以“品”为骨,以“悟”为神。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反复吟咏中把握词的脉络与情感基调,在细致品味中领略炼字炼句的精妙,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感悟词人的精神世界。
核心目标:
1.文本理解与情感把握:学生能够准确疏通词意,理解词作所描绘的赤壁壮景、周瑜形象及其所寄托的情感,把握豪放词的风格特征。
2.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精炼传神的语言及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如借景抒情、用典、烘托等)。
3.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感受苏轼在逆境中所展现的豁达胸襟与人生智慧,引发对个人遭遇与人生价值的思考,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领会“大江东去”的开篇气势及其奠定的全词基调。
2.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写景妙处,感受赤壁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3.理解词人通过塑造周瑜形象所寄寓的情感,以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蕴含的英雄豪情。
教学难点:
1.解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词人复杂的情感交织(怀古之幽情、壮志未酬之感慨、人生易老之喟叹)。
2.理解并评价“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内涵,如何看待其中的“旷达”与“虚无”,避免简单化、标签化的解读。
3.体会豪放词与婉约词在风格上的差异,并探究其形成原因(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
三、教学准备与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PPT课件(包含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赤壁风光、影视剧中的周瑜形象等),准备朗读音频或亲自范读。
2.学生:预习词作,查阅注释,初步疏通文意,了解苏轼生平及写作本词的背景(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思考词中典故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至二课时(建议两课时,以充分展开品读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味(约5分钟)
(可采用多种方式导入,如:)
*影像导入:播放赤壁古战场的壮丽风光短片或相关影视片段(如《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场景),提问:“当你面对如此奔腾不息的大江,面对这片曾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土地,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与感慨?”
*名句导入: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学过或听说过哪些描写长江、抒发怀古情思的诗句?”(引导学生回忆,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然后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怀古名篇,感受一代文豪苏轼面对长江、凭吊赤壁时的万丈豪情与深沉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
*悬念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词人,他一生宦海沉浮,历经磨难,却总能以旷达的胸怀笑对人生。他的一首词,被誉为‘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首词就是——?”(学生齐答)“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约10分钟)
1.听读范读:播放专业的朗读音频或教师进行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重音和情感基调。
*提问:听了朗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等初步印象)
2.学生自读: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词句,圈点勾画疑难之处。教师巡视指导。
3.齐读与正音:全班齐读,教师纠正字音(如“纶巾”、“樯橹”、“酹”等),并指导朗读节奏(上阕写景,气势恢宏,节奏稍快;下阕怀古抒情,情感深沉,节奏可略缓)。
4.初步梳理:
*提问: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上阕写景,描绘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下阕怀古,追忆周瑜的英雄业绩,并抒发个人感慨。)
*提问:词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或贯穿全词的情感线索?(“多情应笑我”或“人生如梦”)
(三)精读品味,探究意蕴(约30-35分钟)
1.品赏上阕:赤壁雄景,气势如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提问:开篇三句,境界如何?“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怎样的特点?“浪淘尽”又有何深意?(“大江东去”:开阔、磅礴、永恒;“浪淘尽”:时间流逝,历史无情,英雄业绩被时光冲刷,但精神可能永存。奠定全词雄浑开阔的基调。)
*拓展:将“风流人物”改为“英雄人物”如何?(“风流”内涵更丰富,不仅指英雄业绩,也指风采、才情、气度等。)
*“故垒西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