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社戏
课题
社戏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3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感受江南水乡淳朴、和睦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培养友爱、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识记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感受江南水乡淳朴、和睦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培养友爱、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授方法
1.多媒体辅助。首先发挥多媒体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2.点拨法。学生独立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引导相结合。
学习方法
1.诵读法。学生熟读课文,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2.圈点勾画法。分析课文时,圈画出关键词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在相互合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工具
教学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回忆我们以前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这些文章分别出自哪里?(对应课件P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都出自《朝花夕拾》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文章——《社戏》。
本环节意在使同学们回忆起学过的鲁迅的文章,通过熟悉的人和文章引出本节课所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新课教学
二、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1.作者简介。(对应课件P5)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2.创作背景。(对应课件P6)
本文选自《呐喊》,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北京。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地战斗着。
《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
3.知识链接——社戏。(对应课件P7、P8)
“社”字中“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通常演出于庙台或野台,也有把戏台搭在河水里的,观众岸上、船上都可以看戏。
4.掌握字词。
(1)读准字音。(对应课件P9)
钳(qián)撮(cuō)惮(dàn)踱(duó)棹(zhào)橹(lǔ)磕(kē)篙(ɡāo)蹿(cuān)归省(xǐnɡ)
行(hánɡ)辈凫(fú)水旺相(xiànɡ)桕(jiù)树
怠(dài)慢潺(chán)潺屹(yì)立蕴藻(yùnzǎo)家眷(juàn)撺掇(cuānduō)偏僻(pì)踊跃(yǒnɡyuè)絮(xù)叨皎(jiǎo)洁好歹(dǎi)
(2)理解词义。(对应课件P10、P11)
归省:回家探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怠慢:冷淡;招待不周。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依稀:模模糊糊。
宽慰:宽解安慰。
凫水:游泳。
悠扬: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自失: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乐土:安乐的地方。
弥散:弥漫消散。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对应课件P12)
(随母归省)→(伙伴游玩)→(戏前波折)→
(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田间偷豆)→(六一送豆)
2.这篇小说有哪些人物出场了?(对应课件P13)
六一公公、母亲、外祖母、阿发、唱戏的人、闲汉、土财主家属、双喜、我……
3.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段落结构。(对应课件P13)
盼社戏(1-3段):写“我”随母亲归省后在平桥村的生活。
看社戏(4-30段):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去看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工单.docx VIP
- 第九章讲 食品干燥机械设备.ppt VIP
- 【中职专用】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4.1《活动策划》 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小河淌水》课件.pptx
- 学术英语(医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天津医科大学.docx VIP
- 附着式脚手架(爬架)安全管理.pptx
- 2022年吐鲁番市鄯善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pdf VIP
- 危害因素辨识环因素辨识.ppt VIP
- 高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