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对资料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水对”是一种特殊的对仗,它与一般的对仗迥然不同。一般的对仗,上下两句各自表达一个意思,能够各自独立成文,两句之间互不依存,是并列的关系,如李白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横在城北的青山与绕过城东的白水,两者无依存关系。

“流水对”就不同了,从内容上看,是一个意思由上下两句连贯起来才表达清楚的;

从语法角度看,上下两句或者就是一个单句(一个单句拆成形式上的两句),或者是一个复句中的两个分句。

上下两句在表意的流程中构成对仗,是流动中的对仗。

它能够克服一般对仗的呆板、凝滞,具有生动、流转的特征,

在动态中实现了匀齐美,让静止的双峰对峙变成流动的前波对后浪,

让纸剪的鸳鸯化作游动的情侣,从而把对仗的美学效应推向极至。

[例1]“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怀锦水居止》)

这本是一个省略了主语(即诗人自己)的单句,谓语是“犹闻”,宾语是“蜀父老不忘舜讴歌”。作者把宾语拆开,把“蜀父老”分到出句上,而把“不忘舜讴歌”作为对句,使出句与对句词性对应相同。出句与对句既对仗稳妥,又在意思上连成一脉,真像流水一样没有间隔。

[例2]“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垂老鬓”是对老垂之人的具体描写,“欲分襟”是对离别的具体描写。“垂老鬓还对欲分襟”是“不堪”的宾语。垂老之人仍要经受离别的磨难,是为杜甫所不堪。作者把宾语拆开,把宾语的主语“垂老鬓”分到出句上,把宾语的剩余部分“还对欲分襟”作为对句。“还对欲分襟”是动宾结构。

[例3]“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遥怜”的宾语。

把宾语拆开,把宾语的主语“小儿女”分到出句上,把宾语的剩余部分“未解忆长安”作为对句。“未解忆长安”是动宾结构。

[例4]“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秋兴八首》其二)“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是“请看”的宾语,把宾语拆开,把宾语的主语部分“石上藤萝月”留给出句,把剩余部分“已映洲前芦荻花”作为对句。“已映洲前芦荻花”是动宾结构。

剩余部分为动补结构:

[例1]“远闻房太尉,归葬陆浑山。”(《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其一)主语被省略,谓语是“远闻”,“房太尉归葬陆浑山”是宾语,把宾语的主语“房太尉”留给出句,把剩余的部分“归葬陆浑山”作为对句。“归葬陆浑山”即“归葬于陆浑山”,是动补结构。那么,这一联的出句为动宾结构,对句为动补结构,由此可见,对仗的两句只求字面对,而不求语法结构相同。

[例2]“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收京三首》其二)“哀痛诏”,指至德二载(757)11月,长安光复后,肃宗御丹凤楼,下达罪己诏书。“哀痛诏又下圣明朝”是“忽闻”的宾语。作者把宾语拆开,把宾语的主语“哀痛诏”留给出句,把宾语的剩余部分“又下圣明朝”作为对句。“又下圣明朝”即“又下于圣明朝”,是动补结构。出句为动宾结构,对句为动补结构。语法结构虽不同,但字面成对。

例3]“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孤雁》“一片影”指的是孤雁,“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是“怜”的宾语。作者把宾语拆开,把宾语的主语“一片影”留给出句,把宾语的剩余部分“相失万里云”作为对句。“相失万里云”即“相失于万里云间”,是动补结构。此联的意思是说,有谁怜悯那失群于万里云间的孤雁呢?

[例4]“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得家书》)杜甫诸弟在战乱中离散,此诗写在得弟书信之后。“丧乱”是“闻”的状语,“饥寒”是“傍”的状语,“吾弟饥寒傍济州”是“闻”的宾语。两句意谓:于丧乱之中,得知吾弟尚在,他正饥寒交迫地生活在济州。作者把宾语的主语“吾弟”留给出句,把剩余部分“饥寒傍济州”作为对句。“饥寒傍济州”即“饥寒傍于济州”,是(状)动补结构。

剩余部分是主语的同位语:

例1]“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得家书》)杜甫诸弟都在丧乱中离散,此诗为得弟书信而后作。“他乡且旧居”是对“消息”的阐述,“消息”与“他乡且旧居”是同位语,共作“知”的宾语。杜甫用这种方法制作“流水对”较少。

总体来看,在单句形式的“流水对”中,这种拆开宾语、使之分属于出句和对句的情况,在杜诗中居多,也是最为明显的流水对仗的形式之一。

其二,把单句从中拆开,把主语部分作为出句,把谓语(或不出现谓语)和谓语后面的成分作为对句,以构成相互对仗的形式

这样的对仗也能造成语意的连贯而下。杜诗中有几例是属于这样的“流水对”,

[例1]

“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使参三十韵》)“各”,“各居”之意,具有动词性质,故可与“知”相对。两句的意思是说,高适、岑参这些国家的名士,如今已散落天涯。表达对高、岑遭贬的惋惜。“海内”对“云端”,“名士”对“异方”,词性对得稳妥。

[例2]“由来巫峡水,本是楚人家。

文档评论(0)

分明别类爱好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生活上的耕耘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