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云南民族垂直分布的神奇现象》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民族垂直分布的神奇现象
王蕾
①云南西部边境的高黎贡山,巍峨耸立、绵延千里。在它的怀抱里,不同民族生活在不同海拔的地区:藏族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彝族和纳西族在2000米左右的中海拔地带繁衍生息,哈尼族和傈族栖息在约1000米的低海拔地区,傣族和壮族则居住在海拔更低的热带区域。不只是高黎贡山,哀牢山、西双版纳等地也有类似的民族分布特点。单一民族在不同海拔高度聚族而居,形成了云南民族垂直分布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②______。
③云南省南北相距接近1000公里,海拔高差超过6600米。其地形复杂多样,涵盖了热带、亚热带、温带等7种气候类型。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立体的气候特征,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山海经》曾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这里所说的“黑水”,就是今天的金沙江。金沙江以南的河谷平坝地区,自古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是夷越之民从事农耕的地方。如果说,低海拔的河谷盆地适合农耕稻作,那么高海拔的山地则更适合牧业。
④除了生态环境,民族迁徙的历史也影响了云南的民族分布。数千年来,各族群通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南北走向的天然通道进行迁徙和交流。民族迁徙过程中,不同族群往往会根据坝子、山腰、山顶等不同海拔地区的环境,寻找符合本民族固有生活习惯的居住地,开展农耕、狩猎、半农半牧、放牧等不同的生产活动。源于北方的氐羌游牧族群是如今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十多个民族共同的祖先,他们原居于高寒地带,由于生活方式、生态适应性及文化特征等原因,迁徙后通常只愿意寻求草场、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的山区居住。因此,他们从北方迁至云南后,大部分选择在西北部的高山地带定居。源于南方的农业民族,即使向北渗透到云南较高纬度地区,往往也是深居河谷低坝这类炎热的地带。
⑤不同的海拔高度造就了不同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为不同民族的生存提供了不同的条件,进而诞生了多样的生产方式,每一种生产方式产出的物品也不一样。民族垂直分布使得不同民族生产出不同物资,但不是所有民族都能自行生产出所需的全部物资。这时,不同民族就会定期在集市中互通有无、互取所需,进行物资交换,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互惠、互嵌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⑥不同的民族定居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以不同的方式适应和改造着自然,书写着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第4期,有删改)
40.请在选文第②段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其总领选文的③④段。
41.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云南省南北相距接近1000公里,海拔高差超过6600米。
42.香格里拉的藏族、大理北部的白族都有喝酥油茶的习惯。请观察下图,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答案】40.云南的民族垂直分布是自然环境和历史迁徙共同作用的结果。
41.“接近”指的是“临近、靠近”,“超过”指的是“更多于”,两个词强调数字的范围,表示“1000公里”和“6600米”是概数,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2.居住在高海拔的藏族和居住在略低海拔的大理北部白族在各自生活的地域产出不同的物资,酥油和茶在这两个民族之间进行交换,饮食文化相互交融,因而两个民族虽然居住地的海拔差异较大,但都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分析】这篇文章以云南民族垂直分布现象为主题,通过地理、历史、生态等多角度分析,揭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海拔地区定居的原因。文章结构清晰,首先描述现象,接着从生态环境和民族迁徙历史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总结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语言严谨,数据准确,如“接近1000公里”“超过6600米”等表述,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整体上,文章不仅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民族分布格局,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40.本题考查情境补写。
结合第③段“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立体的气候特征,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可知,自然环境为不同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影响着民族的垂直分布。结合第④段“除了生态环境,民族迁徙的历史也影响了云南的民族分布”可知,民族迁徙的历史也是影响云南民族垂直分布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云南的民族垂直分布是自然环境和历史迁徙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补写的句子“云南的民族垂直分布是自然环境和历史迁徙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总领③④段。
4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结合第③段“云南省南北相距接近1000公里,海拔高差超过6600米”可知,这里使用“接近”一词,表明云南省南北距离并非刚好1000公里,而是靠近这个数值;使用“超过”一词,说明海拔高差是大于6600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八阵图》《三国志诸葛亮传》《出师表》《蜀相》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曹刿论战》《淮南子汜论训》《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岑参》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度浮桥至南台》《看松庵记》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度浮桥至南台》《榕木赋并序》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范仲淹筑堤》《陆秀夫殉国》《过范公堤》《陆公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范子因王稽入秦》《古风齐有倜傥生》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房彦谦》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看山阁闲笔(节选)》《宜绿阴》《宜梅窗》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工单.docx VIP
- 第九章讲 食品干燥机械设备.ppt VIP
- 【中职专用】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4.1《活动策划》 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小河淌水》课件.pptx
- 学术英语(医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天津医科大学.docx VIP
- 附着式脚手架(爬架)安全管理.pptx
- 2022年吐鲁番市鄯善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pdf VIP
- 危害因素辨识环因素辨识.ppt VIP
- 高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