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文档 (12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穴位埋线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68例

曹利民,汪丽丽,叶万飞

(陕西榆林市中医院北方医院,719000)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穴位埋线;中药外敷;穴位按压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从1998年以来,采用微创治疗本病68例,同时以针药并用治疗3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9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68例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2岁,以20-40岁居多;病程最短1d,最长2年,以1星期内最多;右侧面瘫35例,左侧33例。发病初期多数患者伴有耳后乳突部疼痛,少数患者有舌前23味觉减退。对照组30例一般情况、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均与治疗组基本相同(P0.05)。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穴位埋线:取患侧足三里,用8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0.38mm×50mm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将已消毒的1号羊肠线1cm放入针头备用。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左手拇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的皮肤,右手持针速刺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即可将羊肠线埋在穴位的肌层内,针孔处敷盖创可贴。1月埋线1次。

2.1.2中药薰洗热敷:中药用葛根60g,羌活30g,当归30g,鸡血藤30g,制马钱子10g。每日1剂,每日煎煮薰洗热敷3次,每次大约20min。

2.1.3面部穴位按摩:嘱患者每日中药薰洗热敷后,对照镜子在患侧攒竹、太阳、颊车、地仓穴依次按揉2min,然后用手掌从地仓向太阳穴进行单方向的推搓,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每次大约15min。中药薰洗热敷和面部穴位按摩7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对照组

2.2.1针刺: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均患侧)、合谷(健侧)。随症加减穴位。嘱患者取适当体位,选用0.35mm×25-50mm毫针,常规消毒,常规针刺,采用平补平补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2中药:防风6g,蝉衣10g,白蒺藜10g,当归10g,炒白芍10g,鸡血藤18g,天麻10g,葛根10g,蜈蚣2条,白芷6g,炙甘草3g。随症加减变化。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剂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治疗效果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V2=0.9323.841,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讨论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眼歪斜”“面瘫”范畴。我们改变了传统针刺头面部多个穴位的治疗方法,采用足三里穴埋植羊肠线,通过其持久刺激,产生恒定治疗作用,提高了肌肉的营养和代谢,增强了机体内在的修复机能。中药薰洗热敷方剂是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组合而成,全方共奏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面部穴位按摩的关键在于用手掌从患侧地仓穴向太阳穴进行单方向的推搓,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决不能来回往返推搓,本手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