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文档 (12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3

穴位埋线治疗陈旧性面瘫158例的临床研究

陈学农,周清毅,赵开祝,杨庭辉

(遵义医学院附院针灸科,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观察运用穴位埋线与针刺法对照治疗陈旧性面瘫158例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经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79例有效率为87.34%,痊愈率为36.71%;对照组79例有效率为49.37%,痊愈率为15.1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效率的比较X21=26.33,P10.01;痊愈率比较X22=9.52,P2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穴位埋线是治疗陈旧性面瘫的较佳方法。

关键词:穴位埋线;陈旧性面瘫;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779(2003)12-0035-01

周围性面瘫经治疗6个月仍未愈,留有眼睑下垂、口角歪斜、面肌萎缩或痉挛者为陈旧性面瘫。十多年来笔者运用穴位埋线和针刺治疗158例陈旧性面瘫,并对2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58例患者中男67例,女91例;年龄:20~67岁,平均32.52岁。就诊前均经过理疗、针灸及中西药等治疗,疗效较差。其中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的34年;9个月~1年16例,1~5年69例,5~10年的55例,10年以上的18例。右侧面瘫74例,左侧面瘫84例;左右两侧均先后患过面瘫的9例,同一侧先后2次或2次以上患过面瘫的有21例。将全部患者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方法是先用掷币法确定将单数组纳入治疗组,双数组纳入对照组。然后制作1~158号笺备用,患者就诊时让患者任意抽取一笺进行分组,不得任意调换。并制定严格的排除标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列入观察对象:在院外自行加用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者;未按疗程进行埋线、针刺治疗者;自行中断治疗者。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取穴

阳白透丝竹空、瞳子廖太阳、颧透下关、颊车透地仓、人中透地仓、承浆透地仓、迎香透四白、牵正、风池、翳风、血海、足三里(以上穴均取患侧),健侧合谷。伴面肌痉挛的加患侧后溪。

2.2操作方法

2.2.1准备工作将乳胶手套、9号骨穿针、洞巾、敷料等打包送高温高压消毒备用;手术剪用0.1%的新洁尔灭液消毒备用,2/0呈羊肠线若干。0.34mm*40~65mm的毫针若干消毒备用。

2.2.2治疗方法

2.2.2.1治疗组打开消毒包,戴好消毒乳胶手套,将9号骨穿针针蕊退出一部分,装入3~5cm长的2/0号肠线,局部常规消毒后,铺洞巾,押手固定腧穴,刺手迅速进针,得气后给予一定量的刺激,然后一边缓慢退取骨穿针,一边推压针蕊,将肠经理平直植入穴位内,出针;针眼用消毒敷料覆盖2天即可。30天左右治疗1次,3次为1疗程。

2.2.2.2对照组用0.34mm*40~65mm的毫针针刺治疗。足三里、血海、合谷用提插捻转补法施术5min,其它各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并用G6805电针仪以600次/min的频率通电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2疗程间休息1周,连续治疗3疗程为1治疗观察周期(治疗时间共为3个月)。两组病例均于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统计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按3级标准判断疗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外观恢复正常,经检查面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基本恢复正常,仅在作表情时遗留有额纹稍少或鼻唇沟仍未恢复原状,或在情绪激动时有轻微的面肌抽动;无效:面部外观虽有一定好转,但面肌、面神经的功能无明显改善。

3.2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X21=26.33,P1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痊愈率的比较,X22=9.52,P2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穴位埋线法是治疗陈旧性面瘫的较佳疗法。

4体会

陈旧性面瘫是临床顽症之一,其病程较长,邪气深入,非重泻不足以祛邪;而埋线治疗时所特有的超高强度的刺激作用恰好达到了重泻其邪的目的,并且其后续的长效针刺作用又起到了进一步调和气血、鼓舞正气、祛邪外出的作用,因而其治疗特性与本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要求相符合。

其治疗的机理可能是:埋线治疗法融针刺疗法、异性蛋白的类组织疗法于一体,具有多重治疗效应。其一方面通过对局部腧穴的刺激,作用于经络)腧穴系统,起到调和气血、祛邪通络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对面神经主要分支的分布区进行持久柔和的良性刺激,改善了面部及面神经周围的微循环;调整了面神经和面肌的兴奋性,降低神经变性,加速麻痹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了治疗本病的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验证证实埋线治疗陈旧性面瘫疗效优于针刺治疗。同时埋线法还可避免因长期针刺治疗给病人造成的思想压力,节省经常往返医院及候诊的时间,并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易于为患者接受总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