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泄泻
定义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泄泻的基本病机是小肠不能分清别浊,或(和)大肠传导失常。病因病机
1.大便次数增多,便质多不成形,甚或水样。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3.严重泄泻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等,提示气液将亡。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白细胞、红细胞等。血培养可有相关病菌,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诊断
鉴别诊断痢疾(细菌性痢疾):起病急,便次频多,大便有粘冻或脓血,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红细胞、脓细胞均多,可找到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治疗分清别浊为泄泻的基本治法。实证泄泻应因势利导,加速感染、积滞和过敏物质的排出。虚证腹泻应收敛之。
基本方(配视频)止泻四法(龟尾可点、可揉、可振,共约1~3分钟;七节骨可推、可掌揉、可叩击、可振1~3分钟,擦之令局部潮红;摩腹为以肚脐为圆心,以肚脐至剑下距离的2/3为半径,沿此轨迹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摩腹3分钟;肚脐操作可摩、揉、点、振、可捏挤,3分钟)推大肠经(根据病情选择下推、上推或来回推。操作1~3分钟)
方解
止泻四法中龟尾、七节骨位于腰骶,属于督脉,腹与脐位于腹部,属于任脉;四穴均在中、下二焦,与形成大便的脏腑密切相关。它们前后阴阳配对,升清降浊。其中,龟尾邻近肛门,能调节肛周括约肌;七节骨深层为脊髓排便中枢,推揉令热有较好的良性刺激作用;摩腹作用于大小肠;脐为先天通路,既温运,又化气行水,有利于分清别浊;推大肠调节大肠功能。全方分清别浊,调整脾胃与肠道气机,适宜于各种泄泻。
辨证论治
1.实证基本方用泻法,即清大肠、顺时针摩腹、下推七节骨。如有伤食则加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揉中脘、天枢;如气滞加搓摩胁肋,清肝经;如果热盛则加退六腑,清小肠,清天河水,推箕门;如为寒湿加揉外劳宫,运外八卦,点揉一窝风,横擦小腹令热。
辨证论治
2.虚证基本方用补法。即补大肠、逆时针摩腹、上推七节骨。加推上三关,补脾经,补肾经,板门推向横纹,捏脊,按揉足三里,横擦小腹令热。
注意事项1.急性泄泻,除推拿外,应配合液体疗法,防气阴耗损导致阴竭阳脱危症。2.实证、热证不能见泻止泻,应以祛邪、化积、顺气、清热为务,以免闭门留寇。3.泄泻期间,适当控制饮食,吃易消化和清淡食物,忌食油腻之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