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统编版).docxVIP

第12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统编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12古诗三首

部编版

五班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老师

学习目标

1.生疏“亥、恃、擞”3个生字,会写“亥、恃、哀、拘”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学习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共支配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示儿》、《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五班级同学学过的古诗已经不少了,也有了肯定的方法、力量,但因南宋朝代离现在久远,对当时的状况同学都不理解。所以本课重点训练同学结合查找到的资料,精确?????领悟诗歌的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帮助

教学课件,课前查阅资料,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引出诗题,介绍背景

1.引导语:我们学习了两首宋代的诗歌,感受了宋代诗人猛烈的爱国之情,下面我们走进清代,看一看诗人龚自珍又对国家有着怎样的期盼,我们连续学习《己亥杂诗》。

2.板书题目,引导思考: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点明白诗歌的写作时间)

老师点拨:本诗中的己亥年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这一年,是鸦片战斗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48岁的诗人龚自珍,对清朝统治者已经大失所望,愤然辞官南下,并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315首七言绝句,题为《己亥杂诗》。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设计意图:让同学结合前面所学方法,借助注释和搜集到的资料,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诗意: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伤心。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落世间。

学习任务三:聚焦诗句,体会诗情

【设计意图:从字、词到文的理解,感受其次句“哀”既是第一句的缘由,又是第三句“劝”的基础。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对当时的人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从“劝”中感受诗人对社会变革猛烈而殷切的期盼之情。】

一、品读: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指名朗读,老师提问:提到“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万马奔腾、千军万马)——那是何等吵闹、壮丽的场面!而这“万马齐喑”呢?(万马都安静无声)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消灭的是怎样的场面?

预设:“万马”,我会想到万马奔腾、万马齐鸣的吵闹、壮丽的场面。而“万马齐喑”则让人想到死气沉沉的景象。诗人用“万马齐喑”来写腐朽的统治下,人们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处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的现实状况,格外形象。

3.老师引导:社会政治毫无生气,这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当时的大街上看看吧!(出示图片:卖唱的歌女,大清朝的达官贵人们,中国烟民做成的明信片,官府施粥场景……)

3.现在你能不能结合图片来说说,什么是万马齐喑?举国上下死气沉沉,人们不敢讲话,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处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就是——万马齐喑。

4.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心情(哀痛、愤恨……)这万千心情同样也翻滚在龚自珍的脑海中,他选择了最能表达他此刻心情的一个字:“哀”。体会着读读这句诗。

5.争辩:诗人因什么而哀?(因九州无生气而哀;因科举制度而哀;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痛惜之情和爱国之心)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唤醒昏君,唤醒庸官,唤醒愚民)

6.补充资料: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他主见破旧立新,抵制外来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由于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有名诗作《己亥杂诗》多是咏怀和讽喻之作,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也惊醒了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百姓,官吏贪污横行,民不聊生。当时用死板、单一、陈旧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人们都缄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举国上下一片死气沉沉。

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虎视眈眈,奴役中华民族,妄图灭亡中国。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消灭一个崭新的世界。

7.再读第一、二句诗,深切体会诗人的“哀”。

二、品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文档评论(0)

159****47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