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历史分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BC770—BC22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战国:公元前453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476年,周王室进一步衰弱,标志着春秋结束;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封晋;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一)礼崩乐坏,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一)礼崩乐坏,春秋争霸,战国兼并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二)民族融合与华夏认同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一)经济基础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quebei)。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二)顺应潮流的变法运动思考点:如何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性?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