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高血压冠心病.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1-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泻南补北法治愈眩晕症

病案:马某,女,54岁。

初诊:1981年8月10日。

主诉及病史:眩晕伴有头痛、咽疼、口干、耳鸣、尿赤已3年。症状逐渐加剧,经市医院检查,血压206/112mmHg,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

诊查:患者来诊之时,面红而光,腰酸而痛。舌绛苔少,脉象细数。

辨证、治法:此乃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泻南补北法治之。

处方:太子参15g麦门冬15g五味子3g当归身6g干地黄15g杭白芍12g京丹参15g夏枯草15g条黄芩6g珍珠母30g左牡蛎30g

另用明天麻12g,向日葵12g,和鸡蛋1个炖服,每日1次,连服7次。

另取毛冬青片,每次2片,每日3次,饭后服,可长期服用。

二诊:8月16日。服前药7剂,症情明显好转,纳食亦佳,血压降至160/80mmHg。仍照前方加减,再服6剂。

三诊:8月23日。前方药服6剂后,症趋向愈,理当守法,进参麦杞菊六味地黄汤,固其气阴。

处方:太子参15g麦门冬15g枸杞子12g白菊花6g怀山药15g山萸肉10g白茯苓10g干地黄12g粉丹皮10g建泽泻10g

四诊:8月30日。前方药服10剂后,诸症消失,血压恒定,易汤剂为杞菊地黄丸,早晚各服10g,空心服,并配合毛冬青片常服。至今年余无恙。

按语本例乃壬癸不足,丙丁炽张之象,盖肾亏则精血难生,故腰酸而痛,且其面赤、舌绛、脉数等象,皆由阴虚火旺所致,治遵泻南补北之法,标本兼顾,庶几取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46,俞慎初医案。

俞慎初,名谨,字慎初,号静修,1915年生。福建省福清县人。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为名医俞介庵之哲嗣,上海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与著名经学家、气功专家蒋维之高足。毕业于上海中医专校及上海诚明文学院。1946年全国中医师考试及格,成绩优良。曾任福建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生导师。

俞老为中医内科学、医史学专家。历年著书有20余种,论文有120余篇,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其中《虫类药物临床应用》获福建高教厅1984年度科技成果奖;《中国医学简史》获卫生部1985年度科技成果奖。

俞老治学主张“实事求是”,治病要以疗效为归,发扬中医中药特色,同时也要应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研究。著书立说,如《临床证治要法》、《新编中药学讲义》、《虫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简史》、《中国药学史纲》等,基本上都以此为准则。

俞老临床重视医理,深研病机,认为治病务在明理,理明才能艺精。他在《临床证治要法》的序中说:“学医始基,在于熟读明理,笃志躬行,积累既久,熟则生巧,自有左右逢源之妙。”所以每诊一病,必反复详审病机,故其疗效显著。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