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系统性红斑狼疮(二).docxVIP

中医医案——系统性红斑狼疮(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3-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大丁癀为主治愈阴虚瘀毒

病案:傅某,女,32岁,未婚。

初诊:1982年5月12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2年前面部两颊呈现鲜红色斑,以鼻梁为中心逐渐形成蝴蝶形,初起发高热,以后转为不规则低热,面色潮红,口干喜冷饮,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睡时盗汗,五心烦热。X光下见胸腔有少量积液,实验室检查有红斑狼疮细胞,血沉37mm/h,抗核抗体阳性,某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曾用激素、左旋咪唑、氯喹等,均无显效。

诊查:就诊时患者精神委顿,四肢无力,关节酸痛,面部红斑呈蝴蝶形,曝晒日光则颜色紫红,时有恶心,大便秘结,月经已停潮4个月,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辨证:乃阴虚瘀滞,内毒蕴结。

治法:治以清热养阴,活血解毒法。

处方:大丁癀10g元参10g生地10g丹皮10g紫草10g蒲公英10g白芍10g红花7g板蓝根15g银花15g白花蛇舌草15g

每日服1剂,连服药12剂,诸症均见改善,低热盗汗已瘥,面色转苍黄,精神较为疲乏,胃纳及大小便尚可。改用养阴活血,扶正祛邪。

处方:生晒参7g川三七5g大丁癀10g北沙参15g白芍15g生地15g鳖甲15g白花蛇舌草15g阿胶10g(烊服)

分两次炖药汤煎服山茱萸、肉苁蓉、紫草各10g。

连服药1个月,诸症基本痊愈。2年后随访,见精神充沛,面部红斑消失,月经正常,关节痛未再复发。

按语中医学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均由阴虚瘀滞而成,治疗先应养阴活血、清热解毒之法,继用扶正养阴,常可收到良好疗效。据此医理,盛老近几年来治疗一些“红斑狼疮”,突出应用“大丁癀”。此药产于印度及我国福建、广西一带,又名落地生根、土三七、大还魂、新娘灯等,性味甘酸凉寒,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消炎解毒退肿,入肺、肾两经,民间用于各种急性炎症、无名肿毒、外伤等。盛老取其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之功,治疗“红斑狼疮”,对于改善临床症状甚佳。曾见一位红斑狼疮患者,四肢皮肤红斑,关节肿大,下肢浮肿,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股淋巴结大如鸡蛋,投“大丁癀”等清热凉血之药,药及4剂,诸症消退。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41,盛国荣医案。

盛国荣,1913年生。中医教授。福建省南安县人。出身于八代中医之家,早年受上海名医陆渊雷、章次公等熏陶,10岁即开始行医。历任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厦门中医学院负责人、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编委、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编审、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福建省教授评委会委员。现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学院客座教授、福建东南兴华学校名誉校长等职。历任福建省、福州市历届人民代表,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

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家传师授,对于一些疑难病症有一定心得,如高血压、慢性肾炎、冠心病、肝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并将运气学说应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等,获得较好疗效。师古而不泥古,敢于有所突破,例如运用细辛,破除“用不过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的观念,一次用量至20g,未见副作用。

主要著作有《内经要略》、《温病要义》、《伤寒论浅释》、《茶叶与健康》等,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