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题
17古诗三首
课时
3
文本分析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了充分展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用绝色美人比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本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山水翠”“青螺”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韵味儿。教师可以范读,学生可以自由读、个人展示读、小组比赛读、配乐朗读等。教师也可以用手势提示诗句朗读的节奏起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其次,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理解诗意时,可以运用猜读、图文对照、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最后,在朗读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也可以想象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表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地朗读。在想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朗读的指导。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7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展现祖国山水的视频,激发学生情感。
导语:神州大地,地大物博,青山碧水,美不胜收。不管是巍峨俊秀的名山大川、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还是一望无垠的沙漠戈壁、圣洁无瑕的雪域高原,处处都有无尽的宝藏。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纵横四海,去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去感受古今文人骚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深情。
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李白的诗歌,集体吟诵。
3.出示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他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曾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主要作品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qiānɡ)进酒》等。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远游荆楚,后又乘舟顺江而东,途经安徽境内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一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
4.出示课题《望天门山》,齐读诗题,理解诗题。
预设:引导学生做一做“望”的动作,从而理解诗题。“望天门山”,就是说这首诗的内容是诗人远望天门山见到的景象。全诗都是围绕这个“望”字来写的。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默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播放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轻重音。教师指导断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检查,看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5.指名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齐读诗歌。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小组讨论。
(1)大声诵读并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圈出不明白的地方,与同学交流。
2.汇报交流,合作探究。
(1)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结合课本上的注释介绍这两处风景。
天门山:今安徽境内的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2)欣赏天门山、楚江的图片,理解“中断”。(从中间断开。)
(3)播放江水奔腾回旋的视频,理解“至此回”。(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4)思考:读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水的浩荡、山的磅礴。
(6)引导学生将《望庐山瀑布》的“望”,同本诗中的“望”比较,理解“相对出”。
明确:《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站在瀑布前面,远远地望;《望天门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31084-2016 风力发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规范.docx VIP
- 《富贵不能淫》课件.ppt VIP
- 《工程勘察服务成本要素信息(2022版)》.docx VIP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市质检】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 政治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计量经济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安装工程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3年工商银行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八上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量化方法培训课件:可转债K线技术分析与K线形态因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