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NUMPAGES34
专题39诗歌之表达技巧/手法(教师版)
一、考纲规定
(一)考查范围界定
1.诗歌选材
①考纲明确中考诗歌阅读手法赏析主要针对古代诗歌,涵盖初中教材内的经典诗作以及与教材难度、风格相当的课外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体裁丰富,包括律诗、绝句、词曲等不同形式。
②涉及的诗歌题材广泛,如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咏物言志诗,借对事物的描写表达志向;边塞征战诗,展现边疆战事与戍边生活;送别怀人诗,体现离别的不舍与对友人、亲人的思念;羁旅思乡诗,诉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眷恋等各类题材。
2.手法范畴
①考查的手法涵盖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②重点考查在诗歌中对表情达意、塑造形象、营造意境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手法,这些手法往往是诗人为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而精心运用的。
(二)能力层级要求
1.理解能力
①学生要理解各种诗歌手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准确判断诗歌中运用了何种手法。
②理解诗歌手法与诗歌内容的紧密联系,明白手法是如何为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叙述事件等服务的。
2.鉴赏能力
①能够鉴赏诗歌手法的表达效果,从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手法运用的精妙之处。
②对诗歌中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进行分析,理解不同手法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增强诗歌艺术表现力的作用。
二、能力要求
(一)手法识别能力: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二)效果分析能力: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表达
三、重难点
(一)重点
1.常见手法及效果
①熟练掌握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特点及作用,能够准确判断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并快速分析其在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效果。
②通过大量诗歌阅读与练习,熟悉不同手法在不同题材、风格诗歌中的常见运用模式,能够快速把握手法运用的意图和效果。
2.手法与诗歌内容结合
①明确手法与诗歌内容的紧密联系,能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②学会从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角度全面分析手法的作用,认识到手法是为展现诗歌的整体艺术魅力服务的。
(二)难点
1.隐晦手法解读
①有些手法较为隐晦,如用典、象征等,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能力来解读。
②对于具有多重含义或象征意义的手法,要准确把握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表意。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地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鉴赏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及结构立意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从中考命题角度与命题方式看,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包括判断技巧名称、分析技巧用法、比较技巧异同、评价技巧效果等。
一、提问方式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
2、这首诗(词)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4、请分析这首诗(词)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技巧)。
5、这首诗(词)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6、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
二、常用的表达技巧
(一)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白描、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二)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包括拟人与拟物)、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诗词)等;
(三)结构技巧
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参考四格图(首尾呼应、点题、引起下文、承接上文等)
(四)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1、描写手法
(1)环境描写
①正面描写:5+4+4(常常两两结合、对比、映衬)
“5”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4”角度——形、声、色(明、暗色调)、态(动、静态势);
“4”方位——上下左右、远近高低、前后里外、俯视仰视;
②侧面描写:衬托+虚实
A、衬托,分正衬、反衬。
a、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反衬动静衬、声寂(静)衬、乐景衬哀情
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虚实
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2)人物描写:正面——5+1
侧面——对比、衬托、烘托
(3)白描
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节 从开关到人工智能(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北师大版(北京)2024).pptx
- 第三节 跨学科实践:电磁铁及其应用(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北师大版(北京)2024).pptx
- 跨学科实践: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三、熔化和凝固(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专题34 诗歌阅读始-读懂诗歌(教师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4 诗歌阅读始-读懂诗歌(学生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5 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教师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5 诗歌阅读之选择题(学生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6 诗歌之意象、画面、意境(教师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6 诗歌之意象、画面、意境(学生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