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典型经验材料.docxVIP

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典型经验材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典型经验材料

一、多维整合资源,构建全要素支撑体系

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核心在于突破单一资源依赖,构建“冰雪+”全要素整合的发展格局。以本地1200平方公里冰雪覆盖区为基底,系统梳理域内8座天然滑雪场(其中3座雪道长度超10公里)、5处天然温泉群、200公里森林雪径、3个传统冰雪民俗村落等核心资源,形成“冰雪运动—生态康养—文化体验”三大资源矩阵。针对过去资源分散、联动不足的问题,建立跨部门资源统筹机制,由文旅、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联合编制《冰雪旅游资源图谱》,明确“一核(综合服务核)、两带(滑雪运动带、生态体验带)、多节点(特色村落、主题营地)”空间布局。

在基础设施层面,重点解决“进得来、行得畅、留得住”问题。交通网络上,投资12亿元新建连接主城区与核心景区的快速通道,将单程通行时间从2.5小时缩短至40分钟;配套开通“冰雪旅游专线”公交,覆盖7个主要滑雪场及周边民宿集群;在景区内部铺设30公里无障碍雪道,设置15处智能接驳站点,实现“雪场—酒店—景点”15分钟通勤圈。住宿体系上,按照“高端度假+特色民宿+主题营地”分层建设,引进3家国际品牌度假酒店(含2家冰雪主题酒店),改造升级80家本地民宿(全部达到“暖屋、热食、适温”服务标准),新建5处星空雪屋营地,床位数从2018年的8000张提升至2.2万张,旺季客房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

二、精准分层产品,满足全客群需求

围绕“全龄段、全时段、全季节”产品开发理念,打破“冬季滑雪、其他季空场”的传统模式,构建“冰雪核心产品+延伸体验产品+四季补充产品”的立体产品体系。

针对核心冰雪客群,以“专业+大众”双轨发展。专业端,建成符合国际雪联(FIS)标准的高山滑雪场,设置6条竞技雪道(最大落差580米)、3条障碍追逐赛道,连续3年承办国际雪联积分赛,吸引20余个国家的运动员参赛;大众端,开发“滑雪学校+趣味雪道+亲子雪场”组合产品,与国内10所体育院校合作建立滑雪教练培训基地,培育持证教练500余名,推出“3小时速成班”“家庭雪上游戏日”等特色课程,2023年大众滑雪客群占比达65%,其中首次滑雪者复购率超40%。

延伸体验产品聚焦“冰雪+”融合创新。“冰雪+文化”方面,深度挖掘本地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冰雪民俗,复原“冬捕节”“冰灯制作”“雪地赛马”等传统活动,在民俗村设置非遗手作工坊(年接待体验游客12万人次),开发冰雪主题文创产品80余种(如桦树皮冰雕挂饰、兽皮滑雪板模型),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冰雪+科技”方面,引入VR滑雪模拟系统、全息投影冰雕展、智能雪场管理平台,游客可通过手机实时查询雪道状况、预约教练、结算消费,科技体验项目满意度达92%;“冰雪+康养”方面,依托天然温泉资源,打造“滑雪—泡汤—疗愈”闭环,推出中药泡池、雪疗SPA等特色项目,冬季康养客群占比从15%提升至30%。

四季补充产品解决“淡季不淡”问题。春季开发“雪融花海”徒步路线,夏季推出山地自行车、森林露营、星空观测等项目(夏季游客占比从8%提升至25%),秋季打造“彩林雪径”摄影打卡地,配套建设山地运动公园(含20条徒步道、5条骑行道)、森林科普馆,实现“一季主打、四季有景”。2023年全年游客量达480万人次,较2018年增长2.3倍,其中非冬季游客占比提升至35%。

三、精细服务管理,塑造高品质体验

以“服务即品牌”为导向,建立“标准化+个性化”服务体系,将细节管理贯穿游客全旅程。

标准化建设方面,制定《冰雪旅游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涵盖交通接驳、住宿餐饮、雪具租赁、安全保障等12大类56项细则。例如,雪具租赁实行“一客一消毒”,消毒记录可追溯;餐饮服务要求“热食温度不低于60℃,热饮续杯不超过3分钟”;滑雪教练需佩戴服务评价器,游客可实时评分(2023年教练平均评分4.8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服务质量月”活动,对不符合标准的经营主体实施“红黄牌”管理(2023年整改问题137项,停业整顿5家)。

智慧化服务方面,构建“1+N”智慧旅游平台(1个总平台+N个景区子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全程”:游客可通过小程序完成门票预订、雪具租赁、酒店入住、交通预约,平台同步推送雪道实况、天气预警、餐饮推荐等信息;景区设置500个智能监控终端,实时监测人流密度,当单区域游客超阈值时自动触发分流预案;引入AI客服,24小时解答行程咨询(问题解决率95%)。

安全保障是服务底线。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三级应急体系:政府层面,成立冰雪旅游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专业救援队伍(含20名雪地摩托救援员、5名直升机救援员),在核心区域设置10个急救站(配备除颤仪、保温帐篷等设备);企业层面,要求滑雪场每200米设置安全巡查岗,雪道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