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试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旨理解与分析)专项练.docxVIP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试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旨理解与分析)专项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试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旨理解与分析)专项练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共4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字迹清晰,规范作答。

3.本试卷聚焦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主旨理解与分析”能力,选取小说、散文两种高频体裁,考查对文本核心思想、作者情感态度及深层意蕴的把握。

一、现代文阅读Ⅰ(小说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雪夜归人

陈忠实

雪下得正紧,田野里一片苍茫。村口的老槐树裹着厚厚的雪,像一尊沉默的石像。王老汉挑着两只空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筐绳在肩上勒出红印,他却浑然不觉,眼里只盯着前方被雪覆盖的小路——那是儿子狗蛋离家时走的路。

三年前的冬天,狗蛋背着包袱离开家,说要去城里闯一闯。王老汉记得那天也是大雪,他站在老槐树下送儿子,狗蛋回头喊:“爹,等我挣了钱,就回来盖新房!”这句话,王老汉记了一千多个日夜。

这三年,王老汉每天都要到村口转一转。春天盼柳绿,夏天盼蝉鸣,秋天盼叶落,冬天盼雪来——因为雪天,总让他想起儿子离开的那天,也让他觉得,儿子说不定会像雪一样,悄无声息地回来。

今年的雪来得特别早,也特别大。傍晚时,王老汉又去了村口,雪地里却多了一串脚印。脚印很深,带着城里鞋子的纹路,一直延伸到自家门口。王老汉的心猛地一跳,扔下筐就往家跑。

推开虚掩的门,屋里的灯光昏黄却温暖。一个穿着羽绒服的年轻人正坐在炕沿上,看见他进来,猛地站起来:“爹!”

是狗蛋!王老汉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上前抓住儿子的手,手是暖的,不是梦里的冰凉。狗蛋从包里掏出一沓钱,递到他手里:“爹,我没挣着大钱,没盖成新房,但我攒了些钱,够咱们过个好年了。”

王老汉却把钱推了回去,指着炕桌上的馒头和咸菜:“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炕是热的,饭是温的,比啥都强。”雪还在窗外下着,但屋里的空气,却像春天一样暖。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主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A.小说通过王老汉盼子归的故事,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坚韧。

B.小说以“雪”为线索,既烘托了氛围,也象征着父子间的牵挂。

C.小说结尾“炕是热的,饭是温的”,体现了老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对亲情的珍视。

D.小说批判了年轻人“外出闯世界”的行为,强调“守家才是正道”的思想。

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通过哪些细节体现“亲情”这一核心主旨?(12分)

3.小说中“老槐树”这一意象,对凸显主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10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散文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巷子里的时光

林晚

我住的巷子很老,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每天清晨,巷口的豆浆铺会飘出白汽,混着油条的香气,把巷子唤醒。傍晚时,卖花的阿婆会坐在石阶上,花篮里的茉莉和栀子,香得能漫过整条街。

巷子深处有一间老书店,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书店很小,书架从地面堆到屋顶,塞满了旧书。我常去那里看书,老人从不打扰,只在我渴的时候,递一杯温热的茶。有一次,我翻到一本1980年的诗集,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愿我们都能在时光里,守住心里的光。”字迹娟秀,像巷子里的月光,温柔却有力量。

去年夏天,巷子要拆迁的消息传来。我去书店时,老人正在打包书。他把那本1980年的诗集递给我:“姑娘,这本书送给你。巷子会消失,但有些东西,得留下来。”

如今,巷子变成了高楼,豆浆铺和花店也不见了。但我每次翻开那本诗集,扉页上的字迹就会浮现,巷子里的白汽、花香、茶香,还有老人的笑容,也会跟着回来。我忽然明白,老人说的“要留下来的东西”,不是书,不是巷子,而是时光里那些温暖的、让人安心的瞬间——它们藏在记忆里,不会被拆迁,也不会被遗忘。

(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8分)

A.文章通过回忆老巷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城市拆迁的不满。

B.文章借助老书店、旧诗集等元素,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C.文章通过描写巷子里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时光中温暖记忆的珍视。

D.文章以“巷子”的变迁为线索,展现了城市发展的迅速。

5.作者在文中提到“1980年的诗集”,这一细节对表现主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12分)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巷子会消失,但有些东西,得留下来”这句话的理解。(10分)

三、拓展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那棵老柿树

李汉荣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柿树,是爷爷年轻时栽的。树干很粗,需要两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每到秋天,柿子就会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把院子照得暖暖的。

小时候,我最喜欢爬柿树。爷爷会在树下喊:“慢点儿,别摔着!”我爬到树顶,能看见远处的山,看见田埂上劳作的

文档评论(0)

美在当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