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科学合理使用网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网络信息的甄别方法,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2、理解并实践科学合理使用网络的原则和方法;3、理解数字产权的概念,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数字产权。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认识到网络的利弊,培养科学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2、增强网络道德观念,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不良信息;3、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网络使用时间。
01网络信息的甄别目录02适度使用网络03保护数字产权
01网络信息的甄别
1网络信息的甄别
1网络信息的甄别网络上那么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去便是真伪呢?
1网络信息的甄别提起辨别信息真伪,不由得想起另一个名词——网络谣言,那什么是网络谣言呢?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网络谣言主要涉及内容有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政治人物、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偷换概念、以偏概全,食品谣言防不胜防;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从众心理加速传播。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政治谣言由于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容易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局失稳。许多国家把打击网络政治谣言作为谣言治理的重要内容,综合施策、严厉打击。
1网络信息的甄别2024年8月,北碚区网民张某(女,24岁)、程某(女,32岁)分别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今晚北碚发生什么了,好多警察大批大批地在老城区巡逻”,“路边大爷说碎尸犯潜伏”,“说昨晚尸块扔河里了,凶手就在解放路”等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议论。网民杨某(女,37岁)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解放路有个人杀了三个女生”的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经公安机关核查,张某、程某、杨某为吸引流量、博人眼球,编造传播“解放路发生碎尸案”和“解放路有人杀了三个女生”谣言信息,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张某、程某、杨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北碚区公安分局已依法对该三人分别处以行政处罚。
1网络信息的甄别2024年9月,江北区网民杨某(男,30岁)在短视频网络平台传播一段民警在观音桥步行街出警的视频,并配文称“抓人贩子”,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经公安机关核查,视频画面非处置拐卖警情。杨某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在明知不是“抓人贩子”的情况下,编造传播相关谣言信息,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杨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江北区公安分局已依法对杨某处以行政处罚。。
1网络信息的甄别新华社成都10月17日电(记者董小红)成都市公安局17日发布通报称,近日,网上出现关于“四川启动2.15万亿拆迁项目”“成都大规模拆迁,有人一夜暴富”等信息,引发社会热议,扰乱公共秩序。经查明,4人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1网络信息的甄别对于从互联网获取到的信息,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甄别,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信息真是有效,还可以避免受到网络诈骗和网络违法的侵扰。①辨别信息来源查看信息是否为官方媒体发布或权威解读。
1网络信息的甄别
1网络信息的甄别②寻找信息佐证查询相关信息的真伪,再结合他们之间的联系作判断③判断信息逻辑分析信息是否存在逻辑矛盾、违背科学原理等问题。④使用工具判断借助一些权威工具软件或官方APP进行辅助判断。
1网络信息的甄别值得注意的是,AI大模型提供的信息也不一定是准确的,它可能出现错误或产生误导性的信息。因为它在训练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训练数据本身包含错误、过时或带有偏见的信息,那么AI大模型传递给我们的训练学习成果就不一定准确甚至包含错误。
02适度使用互联网
2适度使用互联网
2适度使用互联网①意志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2适度使用互联网②“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2适度使用互联网③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丝绸之路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设计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七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丝绸之路项目目标、分析教学设计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三单元第二节《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教学设计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第三节《遵守网络社交规则》教案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第三节遵守网络社交规则 教学设计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第一节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教学设计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网络安全小卫士第三节遵守网络社交规则教学设计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十九课 多人协同效率高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docx
- 第五单元22课+在线学习新变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pptx
- 第五单元探索2个人信息资源的防护措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科七年级下册.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