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旅游规划咨询的基础认知:从概念到价值
演讲人
目录
旅游规划咨询的实践方法:从“课堂”到“田野”的能力跃升
旅游规划咨询的核心要素:从“资源”到“落地”的全链条拆解
32025年旅游规划的新趋势
旅游规划咨询的基础认知:从概念到价值
总结:用地理思维,做有温度的旅游规划师
5
4
3
2
1
2025高中旅游地理之旅游规划咨询课件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主题是“旅游规划咨询”。作为旅游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是连接“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桥梁,更是培养大家“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过去十年间,我参与过3个县域旅游总体规划的调研,带学生实地考察过12个景区的规划落地情况。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旅游规划不是“纸上画图”,而是一场用地理视角解决“人—地—业”关系的系统工程。接下来,我们将从基础认知、核心要素、实践方法三个维度,逐步揭开旅游规划的“神秘面纱”。
01
旅游规划咨询的基础认知:从概念到价值
1什么是旅游规划咨询?
旅游规划咨询是基于对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通过科学方法制定旅游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品体系及保障措施的专业过程。它的本质是“用地理思维解决旅游发展问题”。
举个例子:2023年我带学生调研的浙江某古镇,最初因盲目开发导致“千镇一面”,后来通过规划咨询团队的介入,重新梳理了“运河商埠”的历史文脉,结合周边水乡湿地资源,将古镇定位为“浙北运河文化体验带核心节点”,游客量一年内增长40%。这就是规划咨询的价值——让资源“活起来”,让发展“准起来”。
2为什么高中阶段要学旅游规划咨询?
从学科关联看,它是必修模块“人文地理”(如区位分析、产业布局)与选择性必修“旅游地理”(如资源评价、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应用;从现实意义看,202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掌握规划思维能让大家更敏锐地观察身边的旅游现象(比如家乡的农家乐如何升级?景区的标识牌为什么这样设计?);从能力培养看,它能锻炼大家的“信息整合能力”(分析数据、地图、访谈记录)、“批判性思维”(评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社会责任感”(思考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02
32025年旅游规划的新趋势
32025年旅游规划的新趋势
05
04
02
03
01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数字技术普及,未来的旅游规划将呈现三大变化:
低碳化:景区交通将更多使用新能源车辆,建筑设计融入“被动式节能”理念(如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场景化:从“看风景”转向“沉浸式体验”(比如敦煌莫高窟的数字藏经洞项目,让游客通过VR“穿越”到唐代);
社区参与:居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规划的“参与者”(如云南哈尼梯田的规划中,村民可以通过“传统耕作体验”获得收益)。
这些趋势要求我们在学习时,不仅要掌握传统方法,更要关注时代脉搏。
03
旅游规划咨询的核心要素:从“资源”到“落地”的全链条拆解
1第一步:资源评价——给旅游“家底”做“体检”
资源是旅游规划的“原材料”,但并非所有资源都能直接开发。我们需要从以下维度科学评价:
自然与人文资源分类:自然类(山岳、湖泊、气候等)侧重美学价值(如黄山“四绝”的视觉震撼)、科学价值(如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研究);人文类(古迹、民俗、美食等)侧重历史文化价值(如西安兵马俑的历史见证)、体验价值(如傣族泼水节的互动性)。
评价指标:我常用“四维评价法”——①独特性(是否“人无我有”?比如福建土楼的建筑唯一性);②可达性(距离客源地多远?交通是否便利?);③承载力(生态环境能承受多少游客?比如九寨沟每日限流5000人);④增值潜力(能否与周边资源联动?比如婺源油菜花田+徽派古村的组合)。
1第一步:资源评价——给旅游“家底”做“体检”
实战工具:同学们可以尝试用“SWOT分析”梳理某景区的资源(优势Strengths:如丹霞地貌独特;劣势Weaknesses:交通不便;机会Opportunities:高铁即将开通;威胁Threats:周边同类景区竞争)。
2第二步:市场定位——让“产品”找到“对的人”
规划的本质是“需求导向”,必须回答:谁会来?他们想要什么?
客源市场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如旅游局发布的游客年龄、地域分布)和问卷调研(比如在景区门口随机访问游客),锁定核心客群。例如,某滨海景区发现70%的游客是“80后带娃家庭”,于是规划中增加了亲子赶海、科普讲座等项目。
消费需求洞察:Z世代(1995-2010年出生)偏好“社交属性强”“有故事感”的体验(比如在古镇穿汉服打卡、参与非遗手作);银发族(55岁以上)更关注“舒适安全”和“文化深度”(比如慢节奏的古村漫步、地方戏曲表演)。
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