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试卷《申论》(乡镇卷)及答案
一、给定资料
资料1
2024年10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深入赣州、上饶、宜春等地乡镇,围绕“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基层实践”开展专题调研。在赣州市南康区塘下村,村口的“数字农管家”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数据:今日订单127单、土壤湿度68%、病虫害预警0条、农产品溯源覆盖率92%。村支书李建国介绍:“过去村民种柑橘靠经验,丰年卖不出、灾年赔本多。现在有了区里搭建的‘数字农管家’平台,手机就能看天气、学技术,订单直接连到盒马、京东农场,去年全村柑橘销售额突破8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平台技术员小王补充:“我们还开发了‘田保姆’功能,外出务工村民通过平台委托代管,从播种到收割全程视频监控,去年帮32户农户代管200亩地,平均节省人工成本30%。”
资料2
上饶市铅山县竹源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如今却因“一根竹”焕发新生。村主任周芳带调研组走进村头的竹编合作社,47岁的脱贫户张秀兰正熟练编织竹篮:“以前砍毛竹卖原材,100斤才30元;现在编成工艺品,一个竹篮能卖80元。合作社免费教技术,还保底收购,我每月能挣4000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村里联合县文旅局开发“竹文化+”模式:竹编器具融入民宿装饰,竹编体验课吸引亲子游客,竹屑加工成有机肥反哺竹林。2023年合作社带动86户村民就业,其中脱贫户占62%,村集体收入从2019年的5万元增长到58万元。但周芳也坦言:“现在竹编主要走中低端路线,设计专利少,线上销售渠道窄,年轻人学手艺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下一步要突破的坎。”
资料3
在宜春市靖安县水口乡,“乡贤议事厅”的牌子挂在每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最显眼处。72岁的退休教师陈德明是仁首村议事厅的“常驻顾问”,他翻开记录本:“今年3月,村民老周和老吴因宅基地界址吵架,我带着两名乡贤实地丈量,翻出1982年的老地契,用‘乡规民约+法律条文’调解,3天就解决了。”乡党委副书记刘敏介绍,全乡共吸纳126名乡贤,包括退休干部、致富能手、非遗传承人等,建立“收集问题—分类交办—跟踪反馈”机制。2024年1-9月,全乡通过议事厅化解矛盾纠纷173起,调解成功率95%,越级上访量同比下降68%。但部分村也存在“重聘任轻管理”现象,个别乡贤因外出务工参与度低,议事结果落实缺乏刚性约束。
资料4
吉安市泰和县马市镇是传统蔬菜种植大镇,却长期面临“大而不强”困境。镇农业站站长赵亮提供的数据显示:全镇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年产量8万吨,但深加工率仅15%,大部分以鲜菜批发为主,利润集中在中间商。2024年6月,镇里引进的“绿源食品”加工厂投产,尝试将滞销的茄子、辣椒制成泡菜、辣酱。然而投产3个月,工厂就遇到难题:车间需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但县市场监管局审批流程涉及5个科室,耗时2个月;本地菜农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愿签长期供货协议;加工后的产品在超市上架需交3万元进场费,线上推广又缺乏专业运营团队。马市镇副镇长李华感慨:“我们有好产品,却卡在‘最后一公里’,怎么让‘菜园子’真正连上‘钱袋子’,得好好想办法。”
资料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在调研总结会上指出:“和美乡村不是‘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而是要立足‘和’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聚焦‘美’的内涵——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各地要避免‘一刀切’搞建设,多听村民‘土办法’,多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让和美乡村既‘有里子’又‘有日子’。”
二、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江西省部分乡镇在推进乡村发展中形成的可复制经验。(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二)针对“给定资料4”中马市镇蔬菜产业深加工面临的问题,假设你是镇政府工作人员,请提出解决建议。(20分)
要求:紧扣资料,切实可行,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三)铅山县竹源村拟参加全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请根据“给定资料2”,为竹源村撰写一份发言材料。(25分)
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语言生动,不超过500字。
(四)“给定资料5”中提到“和美乡村不是‘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而是要立足‘和’的本质,聚焦‘美’的内涵”。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证充分,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三、参考答案
(一)
可复制经验:一是数字赋能产业。搭建“数字农管家”等平台,整合生产、销售、技术资源,提供代管、溯源等服务,促进农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