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民法精神比较论纲_兼论民法史学方法论构建.pdf

中西民法精神比较论纲_兼论民法史学方法论构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民法精神比较论纲_兼论民法史学方法论构建.pdf

( ) ·34 ·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年第 3期   ( ) ( )  文章编号 : 167 169 14 2007 030034 12 中西民法精神比较论纲 ———兼论民法史学方法论构建 刘云生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重庆 40003 1) 摘〔 要 〕 采用历史解释学方法 ,致力于从六大关系比较中探讨中西民法精神之显性差异 ,认为在中国民法 现代化转型期间固应吸纳西方先进民法理念与制度构架 ,但更应关注本土民法文化资源 。 关〔键词 〕 民法精神 ; 比较研究 ;本土资源 A b stract: Inqu iring into h istorical docum ents of ancient Ch ina, th is p ap er work s for a scertain ing the dom inant differen tiation of civil law between western and ancient Ch ina and ho ld s that it is adm ittedly important to ab sorb the qu intessence of western civil law in the p eriod of Ch ine se modern ization, but it is even more e ssen tial to p ay clo se attention to the Ch ine se traditional civil law cu ltu re. Key W ords: civil law sp irits; comp arative studie s; traditional Cu ltu ral 中图分类号 : D F03  文献标识码 : A   在法律移植 、民法现代化呼声与热情 日高日炽 时 , 曾推测人类语言学经历了循环相续且相互对应 的今天 , 重返历史似乎不合时宜 , 但历史的昨天延 的三个政治阶段 : 无声的象形符号时代 (神祗时 续成了我们现实的今天 , 也成就了子孙们未来的明 代 ) ———隐喻、演唱时代 (英雄时代 ) ———字源约 天 , 数典忘祖固非正道 , 抱残守缺亦属非宜 。本文 定俗成时代 , 即由隐喻发展为描述 (平 民政体时 旨在比较中西民法精神 内核之差异及其历史成因 , ) 〔2 〕330 ( ) 代 。 弗耐尔 N. Frye 继之从纯语言学角度将 藉此阐明中国民法现代化在吸纳西方先进民法理念 语言之发展史分为三阶段 : 隐喻语言时代 (主 、客 及制度架构的同时 , 更应致力于发掘 、利用有效的 体混同时代 ) ———换喻语言时代 (词成为思想赋予 本土资源 。文中观点或多悖谬 , 硕学方家幸以教我 。 现实事物之符号 ) ———描写语言时代 (主 、客体分 〔3 〕79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