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微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奇的中微子 郑 志 鹏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2008.10 提 纲 中微子的发现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从中微子振荡到中微子质量 三代中微子的混合 未来实验的展望 1. 中微子的发现 1. 中微子的发现 20世纪20年代,物理 学家发现在 衰变过程 中,电子的能谱是连续 的,而不像 衰变、 衰 变那样,能谱是分立的。 1. 中微子的发现 1930年泡利(Pauli)在解释这一现象时提出存在一种电中性的粒子,自旋为 ,在 衰变过程中与电子一同发射出来,携带了一部分能量,因而使电子能谱连续。这就是最早关于中微子存在的假说。 1. 中微子的发现 但是因为中微子是电中性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非常弱,与物质相互作用截面为1×10-34cm2,非常非常小,相当于吸收长度非常非常大,大到29光年。大约100亿个中微子才能发生一次与物质相互作用,因此中微子是极难探测到,对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 中微子的发现 1952年罗德拜克等人根据王淦昌的建议用K壳层电子俘获实验测量了核的反冲能量,根据能量、动量守恒定律,给出了中微子存在的实验证据。 1. 中微子的发现 1956年,F.Reines 和 C.Cowan 在核反应 堆中通过核反应 首次观察到了中微子, 将近四十年后的1995年, 诺贝尔物理奖才授予 Reines,而 Cowan 已去世年。 1. 中微子的发现 中微子 是与 电子中微子不同的粒 子,实验是在1962年, 由Lederman,Schwartz 和 Steinberger 完成的。 他们在布鲁克海文实 验室,用15GeV的质 子束打铍靶产生 介子束, 介子衰变为 子和 中微子, 中微子通过15吨的火花室后可产生带电 的 ,而不是电子。证明了 不同于 。为此他们 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1. 中微子的发现 20世纪90年代,LEP 和 SLC 通过衰变宽度的 测量,证明中微子只有 三代, 1. 中微子的发现 2000年,费米实验室的 Donut 实验探测到了 中微子 。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太阳的能源来自氢核聚变,通过 反应实现的, 因而产生大量的电子中微子。中微 子通量为 。这一 过程能很好地用太阳模型描述。测 量太阳中微子的先驱是R.Davis。 在1970年,他用615吨 作探测 器,通过 反应,寻找放射性的 原子。他终于找到了 ,从而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 中微子。因此,他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1990年GALLEX 和 SAGE 实验,通过 反应 再一次证明了太阳中 微子的丢失现象,发 现丢失了约50%。继 而又被更低阈值(水 切仑科夫探测器)的 神冈实验所证实。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为了解释这一丢失现象,一种比较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是:太阳中微子自发射到地球这段距离,一部分电子中微子转换成另一种中微子。这种由一种轻子到另一种轻子的转换有点像到 介子 的转换一样,也称振荡。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2001年SNO重水探测器, 利用中微子-电子散射,可 以区别 以及 两种过 程。实验证明有 2/3 的太 阳中微子( )转换成了其 他中微子,给出中微子振 荡的有力证据。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振荡现象还在其他类型中微子源的实 验中观察到。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冈实验观 察到了大气中微子振荡的证据。该实验是在很 深的矿井下进行,探测器使用5万吨水和一万多 个光电倍增管组成的切仑科夫计数器,发现 在飞行过程中丢失,转变为其他味道的中微 子。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2000年,K2K 实验也证实了加速器产生的中 微子 也在飞行中丢失,发生振荡。该实验 是用 KEK加速器产生 1GeV的束,对准超级神 冈,发现 在飞行 250千米后丢失了30%,转 变为其它味道的中微子。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2. 从太阳中微子丢失到中微子振荡 神冈探测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