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家域的初步研究.docVIP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家域的初步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家域的初步研究 【作者】彭玉红 【关键词】黑叶猴??家域??最小凸多边形法??金佛山 【指导老师】韩宗先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 1?引言 家域(Home range)又称巢域,是动物在其附近进行取食、生殖及育幼等日常活动的区域(Burt, 1943)。家域的形状、面积及其不同时间、地点变化的规律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域又是一种社群行为,它调节着动物种群在一定栖息地中分布的形成与数量,使动物在繁殖和生活中得到足够的食物保证和合理的空间范围,即常说的食物隔离,生殖隔离和空间隔离。动物活动范围大小与食物丰富度、种群密度大小以及种群繁殖活动有关。因此,研究野生动物的家域,探讨家域大小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 黑叶猴(Trachyphhecus francoisi francoisi)别名乌猿、乌叶猴,属灵长目猴科[2],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主要产于我国。黑叶猴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3]将其列为濒危(E)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越南、老挝部分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和西部、贵州的东北和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的局部地区以及四川西南(重庆)。作为一种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珍稀濒危动物,黑叶猴在分类、系统进化、生态学、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4-7]。关于黑叶猴的生态学研究,目前国外未见专题报道,国内报道也较少。从已有的报道来看,野生黑叶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方面(张含藻等,1992;唐洪通等,1994;李明晶等,1989,1994;刘万福和韦振逸,1995;苏化龙等,2002)[8-12]。在行为生态学方面,罗杨等对贵州麻阳河黑叶猴的食性和日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13],周歧海等对广西扶绥县珍贵动物保护区的黑叶猴的春夏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初步研究。黄乘明等对广西扶绥黑叶猴日漫游的活动类型和发生高峰进行了研究[14]。在家域研究方面,仅见陈正仁等对贵州麻阳河地区黑叶猴的家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15]。 重庆市是目前已知黑叶猴分布的最北缘,其生境条件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故其家域研究颇具价值。因此,我们在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设点,开展黑叶猴家域研究,以期为有效保护黑叶猴资源、制订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自然概况 金佛山位于重庆西南部南川市境内,属大娄山脉西北侧突异山峰,总面积418.5 km2,位于东经????? 107°00~107°20,北纬28°50~29°20,森林覆盖率为76%,原始森林约占30%。金佛山属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山势雄伟,切割强烈,山中有古老的溶洞群落,最高海拔2251 m,最低海拔600 m。整个山体四周有多层次的常流瀑布,形成了数十条溪流,为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金佛山气候独具特色,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多雨雾日,因而形成了一些古生物的隐蔽场所,幸存的许多稀有动植物在此繁衍[16]。 黑叶猴分布区位于金佛山东北侧的狭谷地带,总面积40 km2。该区年平均气温12.5℃,相对湿度80%~90%,无霜期190天~280天,年降雨量1395 mm。黑叶猴生活于沟谷的悬崖陡壁处,植被繁茂的乔灌混交林,人为干扰少,食物种类繁多,植被群落复杂,主要有桑科、山毛榉科、山茶科、杜鹃科等30余科,300多种组成的植物群落。黑叶猴生活区内的垂直海拔高度悬殊较大,最低海拔600 m,最高海拔1800 m。随着气候及食物的变化,黑叶猴在不同海拔高度作季节性迁移?[17]。 3?研究方法 3.1?家域范围的确定 2008年3月19日至5月3日,笔者对龙塘观音殿附近的一个猴群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和记录。该猴群拥有7只,其中成年雄性个体1只、成年雌性个体5只、亚成年个体1只。以整个猴群为焦点,对其作洞外活动时期的连续观察和记录。在每个观察日,行为取样开始于最初发现猴群的时刻。在进行行为取样时,每次扫描时间为5 min,间隔时间为10 min,以保证样本时间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每小时的观察时间可获得4个扫描取样。扫描时从猴群的最左侧开始,直至猴群的右侧,并记录取样时刻表现的行为类型(觅食、移动、休息、玩耍、理毛、其他的社会行为、稀有行为)。如果能确定前一天猴群的夜宿地,便于第二天6:00在其夜宿地附近守侯观察,观察一直持续到猴群进入夜宿地。整天用望远镜跟踪黑叶猴活动的范围,当天或次日到黑叶猴活动过的地方用全球定位仪(GPS)进行定位,记录其经纬度,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猴群每天不同时间段活动的数据(图1)。 ? 图1??黑叶猴总家域定位示意图 在确定猴群的家域范围时,同时辅以方格图纸法。在开始野外跟踪观察之前,我们将带有方格的透明纸叠加到1:1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