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李白诗歌夸张艺术的文化阐释 【作者】宋 永 【关键词】李白诗歌???夸张艺术???盛唐气象???道家 【指导老师】杨雅丽 【专业】小学教育 【正文】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坛大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今存近千首。历代研究李白的著述层出不穷,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他们都认同的便是他的夸张艺术的无穷魅力。在修辞艺术方面提及最多但又很少有人详细阐述的正是李白诗歌的夸张艺术。如邵京起的《李白诗歌修辞艺术论》中对李白诗歌的夸张修辞作了点滴分析;彭江虹的《论李白诗歌语言的夸张艺术》停留在分析李白诗歌语言上的夸张辞格;还有秦崇海的《试论李白诗歌语言的数字夸张》、朱雪里《李白诗歌成就浅论》、罗艺的《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谈》、寿永明的《夸张辞格的语用研究》等,这些都着重对李白诗歌夸张辞格的分析。只有很少的文献资料对李白诗歌的整体意境上的夸张艺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如中科院文研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二)、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二)。鉴于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从语言运用中的夸张修辞与整体艺术中的夸张表现手法两方面综合分析研究李白诗歌的夸张艺术,并阐述产生这种夸张艺术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诗人思想及其性格两方面的原因。选择该论题是基于我对古典诗歌由衷的喜爱,阅读像李白这样的大家的作品能提升人的文学素养。通过这次论文写作的学习,我想对自己一生来说都是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使我在读懂李白的过程得到一种收获和一笔财富。本课题研究主要参阅了康怀远的《李白批评论》、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匡亚明的《李白评传》、刘帆的《修辞艺术论》等文献资料。在写作论文时,我主要综合运用精心阅读诗歌的方法,并结合查阅资料法、研读前辈成果法、得到论文指导老师帮助等方法进行写作。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也有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自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自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至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再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之际的诗词散曲,犹如一条灿烂的星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袤星空。这条星河中最灿烂的星座,便是唐代诗歌。唐代诗歌代表着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堪称唐一代文学的标志。谈到唐诗我们无疑会提及大诗人李白,如想要了解盛唐的风貌可以把李白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李白之所以成为盛唐时期诗坛的大家,首先是因为他的诗歌多。李白的诗歌虽散失甚多,但“今存近千首,内容丰富”[1](p164)。其次诗人创作手法上的显著特征是有丰富而惊人的想象力,他用比喻传神,熔铸神话传说,借大鹏、借神仙、借历史人物、借酒抒发他如涌之泉的思绪与层出不穷的遐想。再次,李白在语言艺术上的突出特征就是夸张,对这一点的叙述,几乎所有论及李白诗歌的著作都已涉及到。如中科院文研所的《中国文学史》(二)指出李白“特别是汲取了民间诗歌中的夸张手法,在创造性地运用中加以不断提高,并使这一手法益臻完美”[2](P389)。因此他的夸张艺术具有神奇的魅力。一、 李白诗歌夸张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夸张也称夸饰,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借以突出事物某种特征或品格,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其作用在于“突出原来事物的形象,使之蕴含丰富,耐人回味,从而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3](P18)。如李白的著名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借具体形象可测的潭水表达可感而又无形难测的友情之深。运用夸张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夸张艺术的重要手段。如李白思念长安,就想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他登上太白峰,就想象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他喜欢明月,就想象明月可问、可攀、可揽甚至可赁。完全凭传说、想象落笔,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展示了诗人壮阔的胸怀。综观李白的诗歌创作,夸张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修辞层面的夸张辞格和艺术构思层面的夸张手法。(一)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格,是李白得心应手的常规武器阅读李白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诗歌中运用夸张辞格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望庐山瀑布》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表现瀑布的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的水流气势。“直下”既表现了岩壁的陡峭,又表现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极度夸张,而这一数字夸张,并不是代表瀑布的准确长度与高度,但是可以使我们领略到庐山山势的高大险峻及其瀑布的水流飞驰、一泻千里的壮观场面,更能够体会出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的风格。“诗人用‘三千’‘九天’相映衬,形成了双重夸张,写出了瀑布的汹涌威壮。山崖的崔嵬陡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