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墨不碍色,色不碍韵---试析写意花鸟画色彩与格韵的统一 【作者】廖 光 才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色彩??墨色??格调??韵味 【指导老师】李 象 松 【专业】美术学 【正文】引???言花鸟虫鱼,属于自然之美。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花鸟虫鱼的自然美,因之也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画科——花鸟画。《诗经》里就描写了中国人对花鸟的欣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表示着爱情的追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仓庚于飞,熠熠其羽”,渲染新婚的欢乐气氛;“鸟鸣嘤嘤,求其友声”,寄喻诚笃的友谊;“绿竹猗猗”,深含对君子、学问、道德的赞美。对花鸟如此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一花一鸟,看似微小,但寄兴却甚为深远宏大,艺术家往往从花鸟之微中传达出无限气象和情思。一、水墨为上---传统花鸟画所奉行的色彩观念中国写意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写生于写意的统一性取向决定了写意花鸟画既有生活气息,又有人文精神,表现在画面中就是对色彩魅力和水墨神韵的双重把握。色彩与墨华相互辉映、水墨的大气磅礴与工笔的缜密绚丽融为一体,熠熠生辉,充分体现出?“大花鸟”意识。历代许多大师把大自然原始的生命形态作为他们的创作旨向和审美情趣,所表现的多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一种整体精神和气质,以及那蓬勃的山野之气和生生不息的精神,这种自然美既包含了物象本身的性质和色彩,而且花鸟最能夺人魂魄的首要原因还在于色彩效应。尽管历代文人画家中不乏水墨代色的纯水墨画杰作行画。但作为艺术史的整体,格局而观之,我们不能思略色彩元素于不顾而偏执一端地强调“水墨为上”,至少,在花鸟画界缤纷色相中,一味坚持“五色乱目”的文化观是缺乏辩证的文人画家提出的写意精神并不是只要水墨不要色彩,人们误以为色彩破坏墨韵进而伤害格调,其实这是对写意精神的片面曲解。孰不知格调全在于用笔,而发于人品,人品不高用笔无方,即使纯用水墨亦俗不可耐。水墨的创新空间是有限的。色彩并不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格调,写意花鸟画家对色彩语言的提炼和探索是无止境的。“意足不求颜色似”写意花鸟画对色彩的把握绝不是固于目之所及,而更注重于情感的表达和人格的投射,换言之,注重主观感受的真实。二、花鸟画色彩对格韵的影响所谓格调是艺术家的理想和感情同客观的景象事物相统一而产生的境界,它使读者感到言外之意、弦外音、境外味,受到感染和陶冶,从而提高思想情操。?“格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三种境界中,格调是他们的终极表达方式 早在唐代,由于花鸟画的创作日趋成熟,花鸟画家们对国画“格调”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趋向。而色彩更是一幅作品的首要卖点。因此,色彩与格调的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温婉的作品硬要用激烈的色彩来诠释,从而让整幅作品都显得格格不入的话,那么中国写意花鸟画就失去了它最珍贵的内涵。三、传统花鸟画色彩审美嬗变与语言演化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的精髓及艺术特质,就是它的借物抒怀和写意性,它在形象的描绘、笔墨的运用、画面的布局和构图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审美内蕴。写意花鸟画的墨色与格调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作家创作的作品之中,当我们面对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时,往往是被画中的意境所感染。站在这样的作品前,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我们只有感悟和心领神会,感山之气象,领水之信息。我们在观赏大师的同时,也要善于去探讨他们作品的色彩与格调,色彩首先给人的是视觉上的审美,而格调则更强调精神上的审美。比如被沈括称之为“江南布衣”的徐熙,他擅长写生,在当时以花鸟画为著名。花竹、林木、蔬果、禽鸟,无不成为他的绘画题材,他经常游览园圃,力求能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格特征。甚至连一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植物,在他的笔下也栩栩如生。他作画不依靠师承,而是注重自己的独创性,做到意出古人之外。?徐熙用质朴简练的手法,创立了清新洒脱的“水墨淡粉”风格。《图画见闻志》引徐铉的话说,徐熙的画“落墨为格,杂采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宣和画谱》说:“且今之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熙独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梦溪笔谈》说:“徐熙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殊有生动之意。”《德隅离画品》记载徐熙所作《鹤竹图》:“丛生竹条,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而其稍萧然有拂云元气。”徐熙自撰的《翠微堂记》叙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3个RNA基因序列AF310622、AF308147和AF447394的获取及比对分析.doc
- 【毕业论文】4种彩叶植物光合特性比较研究.doc
- 【毕业论文】5个早熟梨品种落叶期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研究.doc
- 【毕业论文】6-羟基-1-(菲基)-哌啶-2-酮脱羟基及其阳离子环合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oc
- 【毕业论文】80、90后大学生恋爱观对比研究.doc
- 【毕业论文】Cd2+对蚕豆根生长发育的影响.doc
- 【毕业论文】CH2CCl自由基与HNCS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oc
- 【毕业论文】CH2F自由基与HN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oc
- 【毕业论文】Cr3+对蚕豆根生长发育的影响.doc
- 【毕业论文】Cr3+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