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态度.ppt
第六章 态度 Attitude 态度问题不仅是社会心理学开始较早的研究领域,也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甚至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 还有的学者认为,态度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拱顶石”。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 G.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这个定义曾经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的经典定义。 在社会心理学进一步对态度进行定义时发展出了四种立场: 第一种是侧重于认知(cognition)成分的界说,它强调的是认知信息及其组织。 洛开奇(M.Rokeach)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贾德(Judd)等人认为: 态度就是记忆,它是由一组对某个特定的人、事物或思想的相互联系的记忆组成的。这些记忆以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在,有的是对某人的信念,有的是一些情感,还有一些是态度主体的行为。 第二种是侧重于情感(affection)成分的界说,视情感为态度的标志,强调的是赞成或不赞成、喜欢或不喜欢的表达。 瑟斯顿(Thurstone,1946):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人、物、语词或观念等)肯定或否定的不同情感。 赖茨曼(L.S.Wrightsman,1972)态度是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第三种是侧重于行为(behavior )倾向成分的界说,认为态度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孙本文认为态度是未发表的行为,是外在行为的发端与预备,有进行完成的倾向。 第四种是综合性界说,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纳入到态度的概念当中。(即ABC说) 伊格里和查一跟(Eagly chaiken,1993):态度是对某人、某种思想或某个个体的持续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倾向的模式。它以我们的经验为基础,并且形成我们未来的行为。 瓦格纳(R.V.Wagner,1969):态度是由感情、认识和行为的成分组成的,它们与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知识与行为的心理倾向是符合的。 定义: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综合结构的心理反应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或者: 态度是个体对于客观对象的一种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所组成的内在的心理系统。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知识、观念、理解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具有倾向性和组织性的,这种倾向性和组织性会成为一种头脑中的既定模式或刻板印象,使人倾向于按照某种思维模式来认识态度对象。 所以,态度的认知成分有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喜欢和厌恶、尊敬和鄙视、失望和满意等。 情感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因此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要素。 所以,人们也常以感情表现(表情)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所说的态度指的就是一种情感状态。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所持有的与态度对象相关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注意,行为成分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 三种成分之间的关联程度是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关联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以及认知与行为倾向之间的关联。 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较高,与其它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相应的较小 (即知道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三、态度的特点 1. 态度的社会性与主观经验性(遗传与态度) 2. 态度的对象性 3. 态度的稳定性 4. 态度的内在性 四、态度的功能 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兹(D. Katz)认为,态度有四种功能: 1.适应(adjustment)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成以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ego defense)功能。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或防御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特定的态度能维持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比如某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或者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3.价值表现(value? express)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在卡兹看来,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满足正是通过态度而得以实现的,通过态度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充分显示自己的人格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等。 4.认识或理解(knowledge or underst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