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痢疾_《中医内科学》教案.doc
南方医科大学
教 案
2006 — 2007 学年 秋 季学期
所在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 中医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授课对象 2004中西医结合本科
授课教师 马剑颖
职 称 讲师
教材名称 中医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痢疾 授课形式 大班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 2006年10月12-13日 授课学时 4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1、了解痢疾的概念。
2、熟悉痢疾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及治疗大法。
3、掌握痢疾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基本内容 1、痢疾的概念。
2、痢疾的源流。
3、痢疾的病因病机。
4、痢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痢疾的辨证及治疗要点。
6、痢疾的分证论治。
7、痢疾的转归预后。
8、痢疾的调摄。 重 点
难 点 重点是痢疾的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难点是痢疾的发病机理。 主要教学
媒 体 板书、教学幻灯。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Dysentery,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 frequent discharge of mucous and bloody stool, abnominal pain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 1、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3次印刷.
2、何绍奇主编.现代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次印刷.
3、/2005/zynkx/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课后体会 内容较多,课本内容不太条理,学生不太容易完全掌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课时安排】
4学时。概念、历史源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要点2学时,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小结及强化练习2学时。
【教学步骤】
复习腹痛内容
1、《内经》如何认识腹痛的病因病机?
(1)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
(2)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膀胱等脏腑有关。
2、张仲景在腹痛的辨证论治上有哪些贡献?
(1)提出腹痛虚实辨证的提纲“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
(2)在辨证治疗及拟方用药方面,开创了治疗腹痛之先河。
(3)拟定了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等方剂治疗腹痛。
3、何谓腹痛?
4、简述腹痛的病因病机?
5、腹痛辨证论治分哪几型?代表方是什么?
一、概述:
1、什么叫痢疾?
(从病因病机、主症、疾病特点、季节性四方面讲解,重点讲解痢疾的症状特征。)
病因病机: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腑脂膜,气血壅滞,传导失司。
主症: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疾病特点:具有传染性。
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节(与夏季多暑湿、长夏湿士主气有关)。
2、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什么病
现代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结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二、源流
讲解幻灯,结合板书。
板书:
病名:肠澼、下利、痢疾、大瘕泄、滞下、时疫痢等。
发病:有传染性、有寒化、热化两种途径。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湿热下注、脾弱肠虚+热毒、伏积、与脾肾相关。
治疗:调气行血、察虚实、辨寒热、辨证论治、“逆流挽舟“疏表引邪外出、参治痈之法。
方药:白头翁汤、桃花汤、活人败毒散。
三、病因病机
1、热郁湿蒸,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赤白脓血而成痢;
2、邪疫之毒或不洁食物积滞于大肠,气血壅滞,肠腑气机不畅,通降不利,产生腹痛,大便失常;
3、肠腑传导失司,气机阻滞而不利,肠中有滞而不通,不通则痛,故腹痛而欲大便则里急,大便次数增多,便又不爽则后重。
4、素体阳虚者,湿从寒化,寒湿内蕴,再加饮食不洁,邪气食积于肠中,成为寒湿痢。
5、素体阳盛者,湿热内蕴,感邪或饮食不洁,从热而化,易成为湿热痢。
6、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则胃不纳食,成为噤口痢。
7、痢疾迁延,邪恋正衰,脾气更虚,或治疗不当,收涩过早,关门留寇,则久痢或休息痢。
四、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
(1)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不洁饮食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
(2)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赤白脓血便。
急性痢疾起病急骤,可伴有畏寒发热;
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疫毒痢(中毒性菌痢),则见高热昏迷,惊厥,肛指取便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
(3)辅助检查:大便涂片镜检或培养,必要时行直肠、结肠镜检查。
2、鉴别诊断
与泄泻鉴别
相同点:
①均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