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石油产业结构 杨嵘 本章框架 基本概念 1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2 石油产业结构分析 3 石油产业结构优化 基本概念1:产业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或一两个企业(在单独垄断和双头垄断的市场条件下)的同类经济活动所组成,一个企业也可能由于参与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而从事多产业(即跨行业)经营。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 基本概念2:产业结构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中,使用产业结构一词来表述产业之间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从广义来看,它包括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和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 从狭义理解,即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 基本概念3:产业分类 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 1、三次产业分类法 2、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3、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 1935年,费希尔(Fisher)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确立三次产业分类法; 1940年,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化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使得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了普及。 (1)费希尔的三阶段划分 20世纪世纪3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以社会发展阶段为依据,以资本的流向为主要划分标准,将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初级生产阶段,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对应的生产部门(活动)为第一产业; 第二阶段是以工业大规模发展为标志的生产阶段,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对应的生产部门(活动)为第二产业; 第三阶段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生产阶段,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对应的生产部门(活动)为第三产业。 (2)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4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C.G.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的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这一理论为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第一产业:一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第二产业: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 一些边缘性产业,习惯上划为第二产业,如矿业、电力、供排水等。 (3)经合组织(OECD)的三次产业划分 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为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林业、采掘业和矿业; 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为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和公用事业; 为了满足人们更高级的需要而从事的活动为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4)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 中国自1985年起开始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并在2002年颁行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O02)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进一步的分类规定。三次产业分类法通常被用来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演进趋势。 中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与服务业。 基于生产要素密集程度的产业分类法 资源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 生产部门,如农业、采矿业等。 资本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每个劳动力或单位产 品所需或占用投资较多的生产部门,如钢铁工业、化学 工业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 活动的生产部门,如传统的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部门。 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现代化的科 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 联合国的产业分类标准 联合国工业组织为了统一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