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流体压强”遇到“相对运动”
摘 要:初中教材中对于流体压强采用了简洁、定性的结论来表达,但当用初中教材中的相对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时候会发生争议,笔者对此争议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教学中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流体压强; 伯努利原理; 相对运动
一、初中教材中流体压强引起的争议
教师: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最简单的现象如图1,向两张纸中间吹起,两张纸吸到一起。理由是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快,所以压强小,纸的内外两侧压强不一样,纸受到的压力就不一样,所以两张纸在力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学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如果以中间向右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那么两张纸外侧的空气就会向左运动,而且速度比两张纸中间的速度快,根据刚才的结论,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那么就应该得到两张纸在力的作用下向外侧运动。
教师:……
以上是笔者教学过程中一个片断,这部分内容在八下(苏科版)第88页。教材中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只有一页的篇幅介绍。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确实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另外流速是矢量,而压强是标量,所以遇到“相对运动”时会无言以对。由于中学教材往往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水平,所以把伯努利方程简单化,但是这一句话却无法回答学生的这个相对运动的设想。
二、伯努利方程推导
1.伯努利方程适用条件
伯努利方程表述的是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流体中压强和流速的规律。
常见流体的动力粘性系数μ都很小,当流场中的速度变化率不大时,流体的剪切应力很小,与流体受到的重力等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不可压缩、没有粘滞性的液体叫做理想流体。理想流体是为处理问题方便而人为引入的假想模型。真实流体都是有粘性的。理想流体中因没有剪应力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讨论伯努利方程的时候非常便利。
假如流场中曲线每点上的切线都和此点的流速方向重合,这样作出的曲线叫流线。如果每一点的速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则在不同瞬时拍出的照片将显示不同的流线族,在某一瞬时所有流线的集合构成此瞬时的流谱。如果每点的速度与时间无关,则每一瞬时的流谱相同,这样的运动叫做定常运动。如果运动是定常的,那么轨迹与流线重合。
2.利用微元法进行推导
我们就假设有如图2一段横截面积连续变化的水平流管,取管内的一小段水平流体微元a,其两端的截面与流动方向是垂直的。流体微元的长度为l,加速度为a。我们可以想象在水平方向上有一个力场,此力场的加速度为a。显然,我们可以认为在上述流体微元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压强差应为:
δp=ρadl=ρvdv
所以∫dp=∫ρvdv
式中p为某点流体压强,单位:pa;ρ为流体密度,单位:kg/m3;v为流体速度,单位:m/s;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m/s2.
从伯努利方程可知:当流体速度增大时,流体的压强减小,反之,当流体速度减小时,流体的压力增大。
三、以惯性系为参照物,研究两张纸的受力情况
假设两张纸中间b点的气体的流速相对于地面是匀速不变的,以b点为参照物,那么在同一流线上远处a点的空气流速是匀速向右的,但是到达b点以后速度为零,这时作用在微元横截面上的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同理,可以得到流体微元a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压强差应为:
δp=-ρadl=-ρvdv
所以∫dp=∫-ρvdv
这样就得到papb,在两张纸的外侧a、c、d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各点压强相等,所以两张纸两侧受到的压力仍然大于b点,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
四、对初中教学的建议
初中物理属于模糊物理,对于这一部分内容不可能在初中阶段给学生讲清楚,所以如果有学生有此类争议的话,首先要给与肯定并表扬,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应该暂时回避,以免造成概念混淆。初中阶段我们只研究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情况,至于以流体为参照物,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会继续研究;对于少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并给与帮助,后者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物理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对于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宜采用此类方法。
参考文献:
[1]l·普朗特,k·奥斯瓦提奇,k·维格哈特.流体力学概论[m].郭永怀,陆士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g·k·巴切勒.流体动力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l·m·米尔恩-汤姆森.理论流体动力学[m].李裕立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4]靳铁良.伯努利方程及其简单推导[j].四川省内江市:内江科技,2004,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