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春江花月夜_诗意_断层_解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春江花月夜_诗意_断层_解读.pdf

·58 · 《春江花月夜 》诗意 “断层 ”解读 张莲芳① (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074) 内容提要 : 《春江花月夜 》前 16句与后 20 句存在着一个明显的 “断层 ”,前者借明月高悬之象追问宇宙之永 恒 ,空灵博大 ;后者借明月徘徊之景叙写人间约 目思 ,细腻入微 。前后两部分即使各 自独立也皆是佳构 ,二者意境 情调都似乎并不和谐 ,极难交融 。但诗人却用爱情至上观 、用一种 “泛女性 ”视角将二者融于一炉 ,用笔奇正相生 , 堪为大手笔 。 关键词 :意境  情调  断层  爱情至上  泛女性视角 中图分类号 : K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8750 (2006) 02 - 58 - 2 被闻一多誉为 “孤篇压全唐 ”的 《春江花月夜 》,在意境和内容上有着一个明显的 “断层 ”:前 16 句主要 写江 、天 、海 、月 、月夜之景 ,后面 20句主要写一对离别情侣尤其是思妇的思恋之情 。前 16句意象宏大 ,着力 点在天宇之间 ,尤其是对明月之问意蕴极深 ,意境空灵博大 ,与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悄然通神 ;后 20 句描写 抒情则很细腻 ,着力点在尘世之间 , 以近镜头和特写为主 ,意象精细 。因此前后两部分在写法和着笔上似存 在着一个 “断层 ”。一些解读者用这样的文字来加以解释这个断层的存在 : “这首诗 , ……在这种神话般迷人 的月夜 , 自然生发出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与赞美 ,表现出诗人对大 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诗篇同时也 [ 1 ] 生动地描写了花月良宵一对情人的两地相思之情 ,从而歌颂了人间纯洁真诚的爱倩 ” 这段文字用了 “同时 ……也 ”这样的表述 ,意在表明 《春江花月夜 》对宇宙的探索 、歌颂与对爱情的汇歌是并列关系 。但这种解说 总让人觉得有一些牵强之感 ,首先 ,诗人没有必要在一首诗中并列表达两种意蕴 ;其次 ,紧扣文本来看 ,前 16 句与其说是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 “探索 ”与 “赞美 ”,不如说是作者对宇宙、江月的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千古浩 叹更为妥贴 。 袁行霈先生认为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 , 良辰美景更衬托出离愁之苦 ;又以 [ 2 ] 江月与人生相比,显示人生的短暂 ,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 。” 这样的解读更符合文本 实际 ,但至此我们仍不要停步 ,顺着袁先生的思路梳理下去 ,领悟使前 16句与后 20句之间那个 “断层 ”得以 衔接的中心意蕴 ,这才是解读 《春江花月夜 》、感悟诗人本意的一个关键 。前 16旬起笔宏大 ,满眼皆是江 、天 、 海 、月 、花 、树 、雾 、霸 ,再加上 6句千古浩叹 :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 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使这前半部分已经可以独立成篇 ,其诗意诗情诗理甚至大 有胜出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之处 。其身处宇宙浩淼时空对人生短暂、孤独的感慨与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 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惊人地一致 ,但全篇又绝不像陈子昂那样悲怆 ,有情有所待的江月 ,让人 感到人间有一丝温馨在 。张若虚并不是要探索什么宇宙 ,也不是为了单纯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一他在 此处提出了千古之间:举 目茫茫宇宙 ,何处才是人类心灵的归宿 ? 什么才能让渺小的个体生命在时空的汪洋 中抵抗孤独和短暂 ? “对于个人不朽的渴求 ,我们坚持自身能无限存在的努力 ———……是我们真正的本质 ,这些是一切知识 [ 3 ] 的情感基础与一切人的哲学的内在起点 ” 《春江花月夜 》前 16句的感慨 ,应该可以看成是一种对人类希望 不朽的永恒愿望的表达 。无生命的宇宙浩瀚永恒 ,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却不能永恒 ,深刻矛盾着的二者互相激 荡 ,让诗人在春江花月之夜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要说诗人在探索什么的话 ,他是在探索短暂的人生怎样

文档评论(0)

qsaq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个人收集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