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体管道压力流速流量测定实验.ppt
流体管道压力流速流量测定实验 龚红卫 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 流体管道压力流速流量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所用仪器、量具 三、测定前的准备 四、测定内容 五、测定步骤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用毕托管与微压计来测量风管中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方法,并了解微压计的工作原量,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机械风速仪和热电风速仪。 二、实验所用仪器、量具 1.毕托管(标准,普通) 2.倾斜式或补偿式微压计 3.风速仪 4.温度计(0℃~50℃) 5.气压计 6.钢卷尺、卡尺 三、测定前的准备 1.选择测定断面 测定断面原则应选在气流均匀而稳定的直管段上,离开产生涡流的局部构件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受局部阻力的影响。即按气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管径(或矩形风管大边尺寸);在局部阻力之前大于1.5倍管径(或矩形风管大边尺寸)的直管段上,如图1当条件受到限制时,距离可适当缩短,但也应使测定断面到前局部构件的距离大于测定断面到后局部构件的距离,同时应适当增加测定断面上测点的数目。 风管测定断面位置图 2.确定断面内的测点 (1)矩形风管断面没测点的位置 (2)圆形风管断面测点的位置 在圆形风管内测量平均流速时,应根据管径的大小,将断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环,每个圆环测量四个点,且这四个点必须位于互相垂直的两直径上。(在相互垂直的直径上应开两个测孔)如右图: 测定断面上所划分的圆瑨数目见下表: 圆形风管测点圆环数及测点数 各测点距风管中心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四、测定内容 1.风管内风压的测定 根据流体力学理论知道,对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任意断面上的全压等于其静压与动压之和,则动压等于全压与静压之差。由此原理并根据倾斜式微压计的测压原理,欲测风管断面上的全压,静压和动压,可按如图5进行连接。 由上页图5可看出,毕托管是测量风压的一次仪表,它作用把风管内的压力传递出来,而微压计则是用来显示风压大小的二次仪表。测定前,根据测定断面是处于通风机的吸入段还是压出段,将毕托管与微压计正确加以连接。然后,根据计算出的测点位置,依次进行测量。测量时,将多向阀手柄板向“测量”位置,在测量管标尺上即可读出液柱长度,再乘以倾斜测量管所固位置上的仪器常数K值,即得所测压力值(mmH20)。 测定断面上的平均静压(Pj),平均全压(Pq)可按下式计算: (1)、(2)、(3)、(4)式中的n为断面上测点总数。 在测量动压时,有时会碰到某些测点的读数为零值或负值的情况,这表明该断面上气流很不稳定,产生了涡流,但通过该断面的流量并没改变。在计算平均动压时,宜将负值当作零值处理,但测点的总数应为动压为负值及零值在内的全部测点。 五、测定步骤 谢谢! 龚红卫 sanwen@njut.edu.cn * * 图1 :1—风机 2—测定断面;a—为风管的大边; d—为风管直径 在测定断面的内各点的气流速度是不相等的,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在测定断面内确定测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决于风管断面形状和尺寸。 在矩形风管内测量平均流速时,可将断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截面,并使各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其面积不大于0.05m2,小截面的边长为200~250mm,最好取小于220mm,测定位于各小截面的中心处,如下图。 图2 矩形截面内的测点位置示意图 图3 圆形截面内的测点位置 图4 三个圆环时测点位置示例 图3 图4 风管直径 < 200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1000 > 1000 圆环数(个) 3 4 5 6 8 10 测点数 12 16 20 24 32 40 式中:R ——风管的半径(mm) Rn——风管中心到第n环测点的距离(mm) n ——从风管中心算起圆环的顺序号 m ——风管断面所划分的圆环数 为了使一时确定测方便,可将测点到风管中心的距离,换算成测点到管壁(即测孔)的距离KR(如图3),K为倍数,见后页表格。 (式1) 圆环上的测点到管壁的距离(K值) 5 0.05 0.16 0.29 0.45 0.68 1.32 1.55 1.71 1.84 1.95 测点编号 3 4 6 1 0.09 0.06 0.04 2 0.29 0.21 0.13 3 0.59 0.39 0.24 4 1.41 0.65 0.35 5 1.71 1.35 0.50 6 1.91 1.61 0.17 7 1.79 1.29 8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额颞叶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浅谈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PPT.pptx VIP
- 湖南省2025年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北师版初中数学第4讲 乘法公式一完全平方公式--尖子班.docx VIP
- 云原生应用封装与部署技术.docx VIP
- 表c3-2安全教育记录表表c3-2安全教育记录表.doc VIP
- 小学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材.pdf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synchroflow协同工作流管理系统.pdf VIP
-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检测试卷(5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