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不断膨胀:(1)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双重政府机构并存; (2)公共需要增加 局限性:(1)行政管理人员被当为企业管理人员;(2)大量编外人员;(3)仅仅衡量了政府运转本身的规模,没有测度政府动用经济资源的能力。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二、公共支出比率 较财政收入比率而言,财政支出比率更适合度量政府规模 财政收入比率常被视为度量财政集中程度的指标,即政府集中的社会经济资源或国民收入的程度。事实上,财政支出比率更适合——财政收入仅仅表明政府可能使用和支配的规模,而财政支出则反映了政府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 财政收入反映的政府参与GDP分配过程的活动,财政支出反映的政府在GDP使用过程的活动——财政分配的全过程固然始于财政收入,但通过财政支出才最终完成。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体现了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但财政支出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和力度——政府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完成。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注:总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预算外支出. 指不列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支出如以各种附加和其他不纳入预算的基金收入为资金来源的支出项目 。预算外资金从1982年开始建立统计制度,1993年由于实施新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预算外收支范围又一次作了较大调整, 年 总支出 预算内支出 预算外支出 中央财政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 占GDP的比率 1998 16.26 12.8 3.46 3.7 9.09 2000 19.57 16.01 3.56 5.56 10.45 2001 20.75 17.24 3.51 5.26 11.98 2002 21.51 18.33 3.18 5.63 12.7 2003 21.21 18.15 3.06 5.46 12.69 2004 20.54 17.82 2.72 4.94 12.88 2005 21.55 18.53 3.02 4.79 13.74 (一)我国的现状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二)国际比较 国家和地区 公共支出比率(%) 经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典型发展中国家 东南亚国家 东欧国家 中国 43.0 33.1 29.7 22.4 47.6 18.33(21.55) 2002年不同类型国家的公共支出比率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两点说明: (1)财政支出比率只是衡量政府规模的一个大致标准:一方面会造成高估(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在GDP核算中仅占很小的部分);另一方面会造成低估(如果以公共部门产出作为衡量标准,把国有企业产值计算在内,我国的政府规模就会相当大 ) (2)财政支出不能反映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全部影响。 在公共支出比率既定的情况下,干预程度还取决于公共支出类型:购买性支出越高,干预程度越高;转移性支出越大,干预程度越低。 政府干预程度不仅体现在公共支出比率大小,还体现在税收支出的规模、政府直接贷款和担保贷款的规模以及管制的程度上。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本章小结 参见本章引言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本章引言 研究背景 政府作用(为什么需要政府和政府该做什么)—政府经济活动概述 核心问题 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和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 研究思路 围绕政府经济活动平铺式展开:(1)基本特征和类型;(2)经济活动界限;(3)经济活动目标;(4)规模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一、政府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类型 第一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一、政府经济活动的特征 在任何一个混合经济中,经济主体由民间和政府两大部门组成 通过两大部门活动的对比可以揭示出政府经济活动具有如下特征: 1.政府拥有强制权力 民间经济个体行为是基于自愿协商 强制征税权(最突出)、强制管制权和强制消费权(义务教育) 2.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 3.政府追求的目标较为复杂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政府目标: 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服务于公共利益,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传统公共经济学理论) 另一观点认为政府为理性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 ) Quigley, J.M., 2001,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Choice: Two Contrasti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