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间脑与垂体综合征.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间脑与垂体综合征 1.间脑、垂体的形态与结构 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上接大脑、下连脑干。 间脑包括上丘脑、丘脑、丘脑下部、底丘脑、后丘脑。 丘 脑 丘脑为一较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 可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以后者最大。 丘脑 丘脑发生与演变 古丘脑:中线核、内髓板核、背内侧核大 细胞部(内侧) 嗅觉-内脏反射,非特异性(网 状结构内)冲动 皮质各叶 旧丘脑:接受脑干和脊髓的感觉(特异性投射系统)冲动,投射至大脑皮质特定区 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的腿臂区 腹后内侧核——中央后回的面区 外侧膝状体核——枕叶皮质(视) 内侧膝状体核——颞叶皮质(听) 腹侧外核——结合臂 中央前回运动区, 新丘脑: 与古、旧丘脑(广泛核间)联系 运动、感觉区以外的皮质 背外侧核组——顶上叶 枕核——内、外膝状体 顶下小 叶、枕、颞后 背内侧核小细胞部——额叶前部(6 区以前) 丘脑前核——乳头丘脑束——扣带 回皮质 前核(Anterior) 前核(A):与内脏活动有关。是丘脑下部到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神经通路的中继站,也是额叶皮质和扣带回到丘脑下部神经通路的中继站。 其通路为:嗅觉 乳头体 前核 扣带回 内脏活动 内侧核(Medial) 内侧核(M):分为背内侧核(MD)和中央核(CM)。 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其他丘脑核,与额叶、下丘脑的联系。 外侧核(Lateral) 外侧核(LN):是丘脑最大的核团。又分为背部和腹部 背部:有背外侧核(LD)及后外侧核(LP),这些核中继其他丘脑核与顶叶后部(顶上小叶和楔前叶)的联系 腹部:有腹前核(VA)、腹外侧核(VL)和腹后核(VP) 腹前核(VA)接受苍白体的纤维,与纹状体发生联系 腹外侧核(VL)接受经结合臂的小脑纤维,与大脑皮层运动区联系(与姿势运动有关) 腹后核(VP)分腹后内侧核(VPM)和腹后外侧核(VPL)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的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脊髓丘系、内侧丘系的纤维,它们发出丘脑皮质束至中央后回。 其纤维为传导面部、肢体深、浅感觉的上行传导束。 在丘脑交换神经元,发出轴突止于大脑皮质对应区。因此,丘脑损害可出现感觉丧失、感觉过敏或剧烈的丘脑自发痛等。 来自内脏、视觉、听觉等的冲动,也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皮质。 高级动物是由皮质管理精细的感觉机能,丘脑仅为感觉的中继站。 丘脑下部 丘脑下部 位于第三脑室底壁,重量仅4克左右,有15~17对神经核,分三组核群 前部核群:视上核、室旁核 中部核群:灰白结节核及附近核群 后部核群:乳头体、丘脑下部后核 这些核群的细胞浆内还有分泌颗粒,故兼有传导兴奋和分泌功能,起着神经及体液调节功能的作用。 丘脑下部与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有广泛的联系,是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 丘脑下部还通过垂体和其他内分泌腺的调节,间接地影响许多内脏活动。 对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对水、盐、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对性功能、血管运动、发汗、营养、瞳孔、心肺、胃肠、膀胱、直肠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丘脑下部又与脑干的网状结构相连,对醒觉与睡眠的调节亦有重要作用。 2.间脑各部位病变的临床表现 3.综合征 丘脑综合征 以损害不同部位而定 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受损时,由于影响三叉丘系、脊髓丘系、内侧丘系的纤维, 表现对侧面部和肢体浅、深感觉障碍或表现为感觉过敏、自发性疼痛或模糊不清的自发性剧痛,感觉性共济失调等。 腹外侧核(VL)受损时,由于齿状丘脑束及齿状红核束受损,表现为对侧肢体的共济失调。 腹前核(VA)受损时,由于接受苍白体与纹状体发生联系纤维破坏,表现对侧的震颤或舞蹈病、手足徐动症。 前核(A)主要与额叶皮质关联,与内脏活动有关。受损时可出现情绪障碍。 丘脑病变波及到邻近的内囊时,出现对侧的轻瘫。 优势侧丘脑受损时,还可出现丘脑性失语。表现为声音低沉、语言缓慢。 丘脑手:可见损害的对侧上肢痉挛,手的姿势异常即“丘脑手”, 表现为腕部常保护前屈和旋前,在掌指关节处屈指,两个远端指间关节呈伸位,肌张力通常降低,被动运动阻力小,经过几次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