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经书,修炼道功、道术,科仪斋酸,符录禁咒,攘灾求福,做道场和研究部分医学等活动;以
给民间做度亡道场和宫观“香火”以及庙产、香会、布施为主要生活来源,少数游方道士行医治
病,卖草药或卜笙观相维持生计。一些庙宇中还种有庙田。镇原县民国时期关帝庙、城陛庙拥有
庙田220亩,为庙中道教徒众提供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辖区内有道教教徒353人,道士8人,道姑2人。保留下来规模
较大的庙宇宫观有庆城附近的岐伯庙、周祖庙、佑德观、王母宫、公刘庙;董志的崆峒山庙;环
县兴隆山的真武庙等庙宇。据20世纪50年代初调查,仅庆阳、镇原、宁县就有大小庙宇、洞窟
1256处。区内道教主要属于道教四大宗派“全真道”。后经50年代末的“破除迷信”和60年
代末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道教建筑多数被拆毁,少数被改作它用。道士、道姑全部自行还
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区内已建起了多座宫观庙宇,道教文化再度兴起。
庆阳是岐伯故里,岐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传承和发展,并将不断地得到弘扬和广大。
参考文献
[1】安定祥等,岐伯故里中医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2]庆阳地区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3]镇原县志,甘肃新闻出版局审批,2003
[4]华池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5]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6]王柏栋主编,‘潜夫论》,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
[7】 (明)嘉靖傅学礼、(清)顺治杨藻风撰:‘庆阳府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8]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清]赵本植.‘新修庆阳府志》
[10]晋·傅玄撰,高新民。朱允校注.傅玄‘傅子》校读,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1I]郭晓霞主编.庆阳历史文化名人十讲,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12】甘肃省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庆阳地区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13]包泉万著.‘中国民间荷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4]汪寿松.孝道文化浅析,2007年11月7日‘天津老年时报》
岐黄文化的价值
马启昕刘艳春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研究会 (745000)
岐黄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概括地说。岐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古代生命科学之创举,
古代自然科学之结晶,古代社会科学之先河,中华医道之肇端,中华民族道德之精髓。其重要价
值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岐黄文化在中医药学发展中的价值
1.1中医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延续其不朽生命力
5l
世界医学史上,曾经有过多种传统医学,如希腊、罗马、印度、埃及、阿拉伯等。但经过漫
长的历史,除中国的传统医学得到了延续外,其他几乎全部沦为民间医学,或者出现了断层现象。
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令人深思的。
与世界其他传统医学命运不同的是,中医的力量是无形而实在的。当今的中华大地上,现有
2900多所县级以上中医医院,还有近30所中医高等学府。全球已有154个国家和地区运用中
医药治病,世界各国约有中医诊疗机构19000余家,中医师约86000多人,针灸师143800多人。
仅在美国登记注册的执业针灸师就达11290人,中医诊所7000多个,经中药和针灸治疗过的美
国患者占病人总数的70%。在法、英、日等国中医药也倍受欢迎。
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其真正的魅力在于:一是它的养生保健和
治病的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二是它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殊
的认识自然和生命的思维理念;三是它有一套至今魅力不减的理论体系的指导。
1.2文化是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数千年前,华夏民族创造了农耕文明,创造了包括医学在内的灿烂文化,也逐渐形成了敬畏
天地、顺应自然、强调整体、关注人情、主张和谐的民族精神,并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医既具有
实际的医疗价值,又具有精神与文化层面的价值,既是传统的医学科学,还多角度、多层面、多
形式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识方法、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群体性格、审美情趣等,是中华民族
传统精神的载体,中华民族对宇宙结构、自然现象、生命形成、人生价值的认识,以及在天文、
地理、历法、音乐、绘画、语言文字等方面的成果都在中医中得到体现,中医通过物化的形态与
过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千百年来,正是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办公室室内设计任务书.doc VIP
- UPS性能功能测试规范V.doc VIP
- 西门子111报文详细.xls VIP
- 供电技术第五版同向前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xxxxxx项目室内设计任务书.pdf VIP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400字格子方格作文纸稿纸模板A4纸可直接打印.docx VIP
- 高速铁路概论:电气化铁道供电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