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铝及铝合金 铝的性质及应用 铝合金分类 铝合金的熔炼 纯铝 1.第三周期主族元素,面心立方结构,无同素异构,原子序数13,相对原子质量26.9815; 2.银白色的轻金属,密度2.7 ;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次于铜与银 及耐腐蚀性等优点; 4.变形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 5.易氧化,但氧化膜非常致密; 6.无磁性,无毒性,具有吸收声波等性能; 7.强度与硬度较低,一般不作结构材料。 铝合金 加入 Cu、 Mn 、Si 、Mg、 Zn等元素形成铝合金 提高强度, 保持纯铝特性 铝合金熔炼时易氧化、吸气、吸收金属杂质 在表面易形成氧化铝保护膜随熔体进入铸锭,形成气孔、疏松 变形铝与铝合金牌号 基础状态代号、名称、说明及应用 注: 1、H后的第一位数字,用于表示获得该状态的基本处理程序。其中: H1——单纯加工硬化状态,适用于未经附加热处理,只经加工硬化即获得所需强度的状态。 H2——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程度超过成品规定要求后,经不完全退火,使强度降低到规定指标的产品。对于室温下自然时效软化的合金,H2与H3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对于其他合金,H2与对应的H1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但伸长率比H1高。 H3——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低温热处理或由于加工过程的受热作用致使其力学性能达到稳定的产品。H3状态仅适用于在室温下逐渐时效软化(除非经稳定化处理)的铝合金。 H4——加工硬化及涂漆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涂漆处理导致了不完全退火的产品。 2、H后面的第二位数字,用于表示产品的加工硬化程度。数字8表示硬状态。通常采用O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与表1规定的强度差值之和来规定H×8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值。对于O状态和H×8状态之间的状态,应在H×后分别添加从1到7的数字来表示,在H×后添加数字9,表示比H×8加工硬化程度更大的超硬状态。各种H××细分状态代号及对应的加工硬化程度,参见表2 铝合金主要特点 1× × ×系铝合金 1、合金性质与用途 纯铝系:高纯铝 Al≥99.85 与工业纯铝 99.0~99.85% ; 密度小,导电性好,导热性高,耐蚀性好,熔解潜热大,光反射系数大,热中子吸收截面积小,外表色泽美观; 不可热处理强化,只可冷作加工硬化,变形量达60~80%时,强度为150~180MPa; 纯度降低,强度增加,但其他性能降低。 用途:高纯铝用于科研及化工;导线、电缆、电容及日常生活用具与器皿。 2、合金元素及杂质的作用 铁、硅:主要杂质,含量与比例对性能产生很大影响,相对含量不同影响热裂倾向,高纯铝裂纹倾向小。而在工业纯铝中,两者之和约为0.65%或更低时,裂纹倾向很大,但当Fe>Si时可防止裂纹。 铜:以固溶态存在,可适当提高强度。 镁:以固溶态存在,可以添加提高强度,对再结晶温度影响小。 锰、铬:提高再结晶温度,但晶粒细化效果较弱。 钛、硼:变质元素,细化铸锭晶粒,提高再结晶温度。 添加元素影响导电性,按铬、锰、钒、钛、镁、铜、锌、硅、铁顺序依次降低,铜与锌降低抗蚀性,锰、铁、硅形成脆性相,影响塑性。 3、合金过烧温度 640~645℃ 2 × × ×系铝合金 Al-Cu 添加镁、铁、镍、锰等形成硬铝 LY ,Al-Cu-Mg合金, Al-Cu-Mg-Fe-Ni合金,Al-Cu-Mn合金, Al-Cu-Mg-Si合金,合金强度高,可热处理强化。 1、 Al-Cu-Mg 性质与用途: 耐热性与加工性良好,耐蚀性较差,产生晶间腐蚀,板材可采用包皮 纯铝或6 × × ×系合金 的方式解决。 2A01与2A10等主要用于铆钉线; 2A12综合性能好,可用于飞机蒙皮、主要受力件及使用温度在150度以下的零件; 2A11合金强度低于2A12,可用于飞机中等强度结构件,骨架,模锻件等; 2A02、2A06高温使用, 2A02低于200℃, 2A06高于200℃。 合金元素及杂质的作用 铜、镁:含量不同,主要强化相也不同,少量镁,强化θ相 CuAl2 ;镁含量增加,θ相作用减小,S相 Al2CuMg 起主要作用。铜和镁总含量越高,比值越大,合金的力学性能越高。铜镁含量不同,或总含量相同,但比值不同时,合金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蚀性 晶间腐蚀 也不同。 镁:随着镁含量增加,合金在液态下氧化膜致密性降低,吸气量大,因此铸锭疏松的倾向大。 锰:主要是为了消除铁的有害影响和提高耐蚀性;强度影响不大,但塑性降低;延迟减弱Al-Cu-Mg合金的人工时效过程,提高合金的耐热强度,使合金具有挤压效应;添加量控制在1.0%以下,否则形成 FeMn Al6粗大金属间化合物。 钛:钛能细化铸态晶粒,减少铸造时形成裂纹的倾向。 锆:少量锆细化铸态晶粒,减少铸造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 教育智能化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影响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