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肱动脉 注气 听诊器胸件置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注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2.6~4kPa) 放气 以水银柱下降4mmHg(0.5kPa)/秒为宜 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的变化 判断 听诊器出现的第一声搏动音为收缩压 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为舒张压 WHO规定成人应以动脉搏动音消失作为判断舒张压的标准 肱动脉搏动消失,表示袖带 内压力大于心脏收缩压,血 流被阻断 放气太慢,使静脉充 血,舒张压值偏高。 放气太快,听不清楚。 8-* 腘动脉 体位:仰卧、俯卧、侧卧 患者:卷裤,卧位舒适 缠袖带:缠于大腿下部,下缘距腘窝3~5cm 8-* 三、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的方法 【注意事项】 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重测时,待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必要时,作双侧对照 注意测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测量者、受检者、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证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8-* 三、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的方法 【健康教育】 解释血压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使用血压计和测量血压,帮助患者创造在家中自测血压的条件,以便患者能够及时掌握自己血压的动态变化 教会正确判断降压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指导采用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Thank you ! 【更多精品】狂点? 感谢阅读 8-*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三、血压的测量 基本概念 血压 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机体内各种不同的血管,其血压不同,动脉血压最高,其次为毛细血管压,静脉血压最低 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 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基本概念 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平均动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或1/3收缩压+2/3舒张压。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形成: (循环系统内 足够的血液充盈) 心脏射血 外周阻力 (1/3搏出量流向外周 2/3搏出量扩张脉管) 大动脉弹性 (弹性回缩作用) 一个前提 三个因素 (一)血压及其形成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示: 7mmHg 心脏射血形成两种能量 动能: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势能: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扩张血管 (二)影响因素 每搏输出量 收缩压的大小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 心率 主要影响舒张压 外周阻力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血液粘稠度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各种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影响因素 收缩压 舒张压 ——————————————————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 血容量 —————————————————— 动脉血压与心输出量、血液粘稠度和外周阻力成正比, 与血管壁的弹性成反比。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三)正常血压(肱动脉) 收缩压 90~139mmHg 舒张压 60~89mmHg 脉 压 30~40mmHg 换 算 kPa×7.5 = mmHg ; mmHg×0.13 = kPa 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但收缩压比舒张压的升高更显著 性别 更年期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 更年期后,差别较小 昼夜和睡眠 傍晚最高,清晨最低 睡眠不佳,血压升高 血压的生理变化 体型 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 卧位<坐位<立位(重力引起) 身体不同部位 右上肢高于左上肢(10~20mmHg) 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 血压的生理变化 一般卧位时收缩压比立位低8-13mmhg 长期卧床或使用某些降压 药物时,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因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左侧肱动脉来自动脉弓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稍有消耗,故测得压力稍低(10_20mmHg)。 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20_40mmHg), 因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多,故在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环境 寒冷环境,血压略升高 高温环境,血压略下降 运动、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吸烟、饮酒、药物等 血压的生理变化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 低血压 脉压异常 (1)脉压增大 (2)脉压减小 8-* 指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原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