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吨位丈量技术问题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3 年第 3 期(总第 95 期) 规范与标准 船舶吨位丈量技术问题研究 苏  奇 1,卫冬生 2 (1. 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上海 200135;2. 711 研究所,上海 200090) 摘要:分析了历年来生效的吨位丈量规范或法规,比较了各个时期规范、法规的异同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 了进行吨位丈量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为了提高吨位丈量的准确性,对法规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吨位丈量;总吨位;净吨位 中图分类号:U6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069 (2013) 03-0050-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nnage measurement regulations or rules that come into effect over the past years, and compar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ver each time period; and points out some precautions during tonnage measurement based on real examples. Moreover,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onnage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to help rationalize the regulations. Key words: tonnage measurement; gross tonnage; net tonnage 0 引 言 船舶吨位丈量的目的是核定船舶的总吨位和净吨位。总吨位和净吨位主要用于对船舶课税、收费、统 计、设备配备和船员等级评定,其中总吨位更是安全设备、防火结构、无线电设备等船舶重要设备配备的 分级依据。 自 2011 年 9 月 1 日海事局《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以来,改变了原来由船检机 构单独进行船舶吨位丈量的模式,改成在船检机构进行船舶吨位丈量后,再由设立在各直属海事局、省级 地方海事局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统一对船舶吨位丈量进行相关复核,以最终确定船舶吨位并报部局船舶 安全技术中心签发船舶吨位证书。 据船舶吨位丈量实施细则(试行)要求,主管部门进行吨位复核时,容许的误差范围不超过下列值: 150 gt(总吨,下同)船舶为 5%,150 ~ 500 gt 船舶为 3%,500 ~ 3 000 gt 船舶为 2%,3 000 gt 为 1%。这 改变了以往不管大船小船约按 5%一刀切的做法。为此,有必要对吨位丈量涉及的规范或法规进行梳理, 找出其中容易忽视和混淆的具体内容,为今后的船舶吨位丈量工作提供依据。 1  规范和法规的发展 最早的国内航行船舶吨位丈量规范可以追溯到 1959 规范,是我国船舶检验局成立后所制定的首批船 舶规范之一,它是在参考英国和前苏联等国的船舶吨位丈量基础上制定的,只适用于海船,但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船检部门也多按此规范进行内河船舶的吨位丈量。 1978 吨位丈量规范[1]首次提出量吨甲板的概念。船舶以量吨甲板为界按上下两个部分计算型容积,进 而计算吨位。1978 规范还首次提出了内河船舶的吨位丈量准则,与海船不同,内河船舶甲板上固定装载旅 客和货物的开敞处所记入总吨位,一直延续至今。另外,1978 规范规定了无论海船还是内河船,露天处所 的烟囱(包括假烟囱隔层内的空间)、天窗(包括机舱棚上和居住处所上透光的天窗)、桅杆、通风筒以及 第一作者简介:苏  奇,女,工程师。1983 年生,2007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规划专业,现从事船体审图工作。 收稿日期:2012-11-14 苏  奇,等:船舶吨位丈量技术问题研究  51 上甲板上起货机手操作室,均不计入总吨位。 1985 规范在吨位丈量规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包括 1985 海船丈量规范[2]和 1986 内河船舶丈 量规范[3],自此海船与内河船的规范完全分开。随着大大简化了计算方法的国际吨位丈量公约(1969)[4] 于 1982 年 7 月生效,1985 海船吨位丈量规范(国际航行船舶部分)完全依据上述公约制定。而 1985 海船 吨位丈量规范(国内航行海船部分)则重新整合了总吨位系数 K1,采用跟国际航行船舶一致的做法,围蔽 处所容积的量计也与国际航行船舶的量计方法一致,净吨位则仍按照船舶种类选取不同的系数计算。1986 内河规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