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武汉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鲁薇 一、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及背景 汤显祖明代著名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 临川人。早年即有文名,万历十一年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后因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被降为广东徐闻县典吏,后又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后弃官回乡,从事戏曲创作。著有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后四种统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诗文集有《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等。在艺术创作中,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都是“为情作使”,提倡“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的创作实践都是“情”的产物,因此本文着重讨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汤显祖一生为“情”而歌,为“情”而战,在他晚年时,还高喊:“吾犹在此为情作使,劬于伎剧。” “情”是汤显祖进行戏剧创作的美学思想核心。因此,探讨汤显祖“情”的美学观,对理解汤显祖的戏剧理论与实践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汤显祖“情”的美学观的形成,既有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一面又有着时代精神和其个性经历铸成的一面。因此他的美学思想是纵横交汇,熔铸而成的结晶。 “言志”与“缘情”,是我国古代早就出现的两个对立的美学思想派别。《左传》和《尚书》中都有“诗言志”之说。虽然这一命题在揭示艺术要表现思想内容这一规律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里所说的“志”,是包含着当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化的内容的,并非指一般的思想感情。后来这一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就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影响很大。渐渐地诗变成了儒家经学的附庸而抹杀了诗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特性。更被封建统治者加以利用,借以宣传道德教化,加强儒家思想统治,以巩固封建政权。直至东汉末年,“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独尊儒术的局面才得以打破,出现了“慷慨多气”的建安文学。在这种背景下,到了陆机才提出“缘情”说。 “缘情”说在冲破儒家思想和礼教的束缚,以及使文艺具有其本身的艺术特点方面,无疑是一大进步。但“缘情”派中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陆机和钟嵘主张情由揭示一定思想意义的物(自然景物与社会生活)所触动产生,把这种真情实感抒发出来以感染读者,这是“缘情”派中具有进步倾向的一面。而“缘情”派中消极倾向的一面就只把“情”局限于私人淫乐或宫闱生活的范围内,使情丧失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于是就有人借此来抨击“缘情”说,而大倡“言志”说。由此可见“言志”与“缘情”一出现,就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斗争。 以上现象说明,当时的美学思想已经由开始仅探讨艺术的外部规律,即艺术如何为政治和道德教化服务,进而探讨艺术的内部规律,即“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一般地说感动就是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道出了“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艺术需要驰骋想象,而情感是想象的翅膀;形象需要孕育,而情感就是催生剂。当然情对想象和形象的作用,需伴随着一定“志”的思维才能使其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揭示出一定思想意义。 后人在继承这两派理论时,或取其精华或发展其糟粕。到了宋代理学的产生,道学家在美学思想上发展了“言志”派消极倾向的一面,使艺术成为理学的传声筒。明代的统治者接过程朱理学把它作为官方进行思想统治的武器,以此严密地控制和腐蚀人们的思想。但另一方面,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新的思想意识的产生,其主要代表就是王学左派。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文坛上,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高举“情”的旗帜,向“理”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如公安三袁的“独抒性灵”,李贽的“童心说”,以及汤显祖的“主情说”,来冲击压制人欲的“天理”。总之都是强调艺术创作要表现“真情”。 汤显祖处在一个封建统治极端黑暗,理学钳制非常严酷而新的意识形态开始萌芽的时代,他以“情”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正是一方面继承“缘情”说的积极因素,一方面又在新的思想因素的影响下,加入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而形成的具有时代和个人特色的美学观。这个“情”熔铸了汤显祖痛苦的经历,审美的判断,寄托着他对社会美好的理想和对丑恶现实的鞭挞,从而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它既继承发展了古代“缘情”说要求摆脱艺术作为统治阶级思想附庸的传统,又烙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印迹,体现了城市新兴市民阶层人性的欲求和愿望,显示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审美价值。他认识到:“人生而有情”,情是压抑不了的,总是要抒发;特别是一个作家,更要把情奔泻出来,感染读者和观众。所以他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主张以“情”来唤起民众,促其人性的觉醒,而达到以“情”格理讥政的目的。 二、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一)情感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 从情感美学角度来看,明清时代情感解放理论多偏重于情感内容的独立地位和艺术情感的社会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