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支持编辑复制完美PDF格式
封 面
论文题目;
中文:中国社会离婚法律的历史演变
英文: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Divorce Law
作者:何民捷
英文;He Minjie
封二:
所在院系所;法学院
专业名称:法律史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赵晓耕 教授
论文主题词:中国 离婚法
学习期限:2001 年 9 月至 2004 年 7 月
论文提交时间:2004 年 5 月
摘 要
家庭是个人生存的依托,也是社会的基础构成细胞。在自然
经济社会里,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在现代,夫妻财产的管理、
未成年人的抚育也主要依靠家庭。一般家庭都是从夫妻双方的结
合开始,家庭的一系列功能也要靠夫妻双方承担,一旦夫妻关系
解除,一个家庭就会解散,它不仅仅关系到个体幸福,也会引起
财产和亲伦关系的变动,进而连锁影响到社会稳定。在中国社会
漫长的历史中,历朝历代都注重用法律手段对离婚进行规制,这
种法律手段体现出立法者对婚姻关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并反映
出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理清中国社会离婚法律发展的历史
线索,从中找到离婚法律在中国演变的历史规律,正是本文的创
作意图所在。
本文以中国社会离婚法律的历史发展为顺序进行论述。在古
代社会部分,首先阐明了离婚不是自古就有的法律用语,在夏商
时期离婚被称作“出”,或者称为“去”、“弃”,到了春秋战国“决”
或“绝”也被用作离婚的说法,直到《晋书》中才见到离婚的正
式用法。同时,在中国古代社会,离婚法的渊源比较复杂,本文
对古代离婚法的形式作了大致的概括。周礼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涉
及到离婚的法律规范,在封建成文法产生后,“律”和“令”都是
国家重要的法律形式,其中的《户律》和《户令》中包含了离婚
的规定,“律”是各代离婚法最为正式、最为主要的法律渊源。“令”
是对“律”重要的损益和补充。此外,很多离婚案件的法律实际
运用情况被总结在例中,成为以后判案的依据,因此“例”也是
古代离婚法律的重要渊源。
西周时期的离婚法律创设了“七去”和“三不去”制度,这
些规定为离婚制度确立了家族利益、父权主导、男尊女卑的基本
理念,并为中国后世的离婚法律划定了蓝图,后代对离婚条件和
限制的规定都没有超出“七出”和 “三不去”的框架。到了春秋
战国时期,封建法制初步形成,但是还没有产生专门的离婚立法,
社会对离婚的规制相当松散。这一时期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
家学派提出家庭中要有尊卑秩序并对妇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
些观点为中国后世形成以伦理为核心的离婚法律奠定了思想基
础。秦朝时有了《户律》,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到婚姻。秦律中最早
出现了对离婚程序的规定,即婚姻的解除必须到官府登记。汉律
中开始有了“七出”和 “三不去”的明文规定。在汉代,儒学逐
渐成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学说,这对离婚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夫权在婚姻中越来越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妻子提出离婚的自由受
到限制。汉代还有了对离婚后财产分割的专门规定,即夫妻离异
时,妻子可以带走自己的陪嫁物品,其余的财产则归丈夫所有。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的动荡分裂时期。当时的门阀制度冲
击到婚姻领域,产生了很多因为政治目的离婚的现象。这一时期
的文化相对自由,出现了对正统思想反叛的潮流,因此离婚的实
践非常多元化,但是由于法律和道德的限制都比较弱,离婚引发
了很多的社会纠纷。
到了隋唐时代,中国封建社会迎来了鼎盛时期,唐代产生了
中华法系的代表之作《唐律疏议》,其中设置了一整套精密的离婚
法律制度。详细规定了“七出”和“三不去”,创设出了“义绝”
和“和离”制度,其中“和离”体现了男女双方家族的利益,具
有比较大的历史进步性。唐律中还详细规定了“违律为婚”,即官
府强制离婚的制度,表现出离婚法律的成熟。在唐代,离婚的程
序也非常严格,要由丈夫写立休书,并由见证人签名。宋代在继
承唐代离婚制度的基础上,赋予了妇女一定的离婚权,这些规定
有利于对妇女的保护。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将儒家的伦理观念绝
对化,加强了道德约束,可以说中国社会对离婚限制从宋代开始
由宽变严。元代的法律经过一定时间的民族融合也逐渐汉化,对
出妻的禁止条件又有了新的发展,禁止卖休买休和赘婿逃休,休
书的程序也被简化。
到了明清时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