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规避反倾销: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摘 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日益加快,许多挑
战也随之而来。中国的出口产品遭受了大量的反倾销调查,成为世界
上第一大反倾销受害国。归其原因,不仅有法律本身的不公平性原因,
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附加含量低,产品雷同性
强。这些高额的反倾销税促使中国出口企业无法生存,急寻出路。放
眼世界,发现日本早在 50 年代末期就因向美国倾销纺织品而遭受反
倾销调查,日本出口企业也是那时开始了对外直接规避反倾销路程。
但是,跨国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不是一蹴而就的,跨国企业需要从小
到大培养,采取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随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
倾销方式和措施的日益成熟,日本遭受的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少,跨国
企业也对日本经济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因此,日本规避反倾销
引致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之处。本文在第一部分
先从法律角度分析反倾销规则和相应的反规避法则,然后在第二部分
据此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对不同的规避路径的适应性,在
第三部分以日本实例来证明以上观点,在第四部分给出对中国出口企
业的启示。
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法律中的反倾销规则有
机结合起来,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与被实施反倾销措
施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规避方式,其可以保持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
并使出口企业通过海外分支机构的建立来扩大出口,规避反倾销。但
是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任何一个出口企业可以承担得起的。在对外直
接投资的可能性分析中,笔者侧重于对出口企业规模、产业壁垒高低
进行分析。对于小型的出口企业,其由于资金有限,无法承担高额的
新建投资费用,而出口产品产业壁垒高的企业,如资金密集型企业,
钢铁企业,由于新建投资需要高额资金成本,因此,也是不可行的。
在考虑进入壁垒时,除了成本高低更需要引入一个要素,即技术的可
转移性。有些产品,虽然进入壁垒较高,但技术的可转移性较强,如
电子、精密电器等高科技行业,因此,对于这种行业而言,技术的可
转移性可以使拥有先进技术的出口企业很轻松的在其他国市场再建
立一个分支机构,而不用付出高成本,这也是日本电子工业为什么可
以频繁的用对外直接投资策略规避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因为他们建厂
成本并不高,而研发的成本高,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可以凭借他们
的先进技术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投资建厂,再重新转口给反倾销调查
国。当然,反倾销规则本身也对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的行为埋下
伏笔。由于反倾销规则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有远见和实力的出
口企业在反倾销措施最终采取之前已经抢先一步,在海外投资建厂,
导致了反倾销调查最终以无倾销行为告终。
3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规避反倾销: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规避反倾销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是本文的焦点,也是对对外直接
投资产生可能性在理论上的延伸。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直接
投资环境的改良,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本文主要定
义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这两种模式是目前
世界使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投资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总得说
来,由于跨国并购的时效性和简便性,使其逐渐成为直接投资模式的
主流。本文从出口企业规模、出口企业类型和投资区域三个角度对模
式选择进行分析。对于大型跨国企业而言,独资和并购方式是首选,
因为它们可以不受合资方的限制,也不存在技术泄露的问题,可以自
由的进行投资销售生产活动。但中小出口企业由于资金和经营管理能
力有限,在独资和并购的选择上就显得战战兢兢,多选择合资形式。
但日本的中小企业在近年来,随着其跨国经验的积累和资本技术的增
强,越来越偏好于独资形式,尤其在中国市场上。在不同投资区域,
选择的投资方式也不同,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
通常对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采取一定的限制,如限制其对公司的出资比
例,要求当地合资方控股等等,这些都成为发展中国家对直接投资的
限制壁垒,也是造成出口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独资或并购所占比重少的
主要原因,而对发达国家投资,跨国企业可以随便采取任何一种投资
方式,而没有很强的限制措施,使跨国企业都倾向于采取并购形式,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规避反倾销调查。除了以上因素外,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pdf
- 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pdf
- 中国技术扩散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pdf
- 中国检验检疫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研究.pdf
- 中国教育报刊的发展及对策研究.pdf
- 中国进出口食品风险分析体系研究.pdf
- 中国跨地区出版现状研究与政策分析.pdf
- 中国粮食进出口与国内比较优势、市场价格的耦合性研究.pdf
- 中国流通产业地区差异决定因素研究.pdf
- 中国美国欧盟的战略三角对彼此及世界的影响.pdf
- 2024船舶涂层低阻性能验证与检验指南.docx
- 2024船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南.pdf
- 《GB 40881-2021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 41022-2021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pdf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docx
- 2024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docx
- 2025CCS船体测厚指南.docx
- 22 太空一日 课件(共29张ppt).pptx
- 《GB 38030.4-2019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第4部分:珠江水系“三线”》(2025版)深度解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