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

摘 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上市公司的盈余 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信息全面评价盈余质量, 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虽然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构建上市公司盈余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探讨较多,但是这些观点都没能回答“为什么要选择 这些评价指标”的问题,也难以回答“选择这些评价指标是否全面”的问题。 由于缺乏合乎逻辑地推导分析,使得评价指标的选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随意性, 从而导致对盈余质量的分析评价不够严谨和全面。 为了克服现行研究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文首先从剖析盈余质量的涵义出 发,结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和 我国修订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规定,全 面归纳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各项盈余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盈余结 构划分为“盈余的业务来源结构”、“盈余-现金差异结构和“盈余-资产匹配 结构”三个层次,从“本年项目比率”、“本年比上年绝对值变动率”以及“本 年比上年相对比重变动率”三个维度来设计和筛选盈余质量指标,最后汇总构 建了本文的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盈余的真实性 与中立性、盈余的可验证性、盈余的稳定性、盈余的成长性、盈余的现金保障 性、盈余取得的风险性、盈余信息的及时性、盈余报告的完整性以及盈余信息 的可比性这十大类评价指标组成,其中真实性、中立性和可验证性这三大类评 价指标能够考察会计盈余是否可靠,而稳定性、成长性和现金保障性这三大类 评价指标则能把企业的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联系起来,最后和盈余取得的风险 性相结合并对及时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加以考虑,使整个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有机地统一于现金流量和风险这两个因素,从而能系统地评价企业的盈余质 量,较好地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在构建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笔者接下来从两方面对其进行运用。一 方面,笔者结合上海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上市 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评价。从在该例中实际运用的效果来看,本文构建的盈余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较为全面地覆盖盈余质量的各方面,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同时通过各指标体现的盈余质量特征和指标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快速地发现上 市公司盈余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体现出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 笔者还运用该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市场检验和分析,即采用实证研究的 方法,考察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和股票收益的相关性,从而发现目 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与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有关的问题,分析其 原因并提出笔者的相关建议。 在上述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市场检验的实证研究中,笔者以沪市 制造业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传统的未预期盈余-累计超额收益率模型的进 行了修改,加入了盈余质量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各盈余质量指 标与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是否显著相关。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除了未预期盈余 外,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周转率变动率、资产负债率变动率、年报实际 公布日期的及时性、审计意见类型、未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非经常损益比 重、净利润现金比率 8 个盈余质量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股 票收益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是投资者当前进行股票投资时关注的指标。而笔者 归纳的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体现盈余真实性、现金保障性和风险性等的另 外 16 个指标,如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差异、现金毛利率与销售毛 利率的差异、长期投资收现率以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比率等均没有体现出和股票 超额收益的相关性。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说明:虽然我国资本市场正从纯粹投 机炒作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但我国资本 市场还很不完善,市场的有效性还有待加强。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关注仅仅停 留在盈余数量的层面,对盈余质量指标的认识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较为简单 的指标和年报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部分归纳的少数信息上,对反映盈余质 量的深入的信息尚无法识别。 在本文的最后,笔者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现行 教材中财务分析方法多是局限于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而不是对整个上市公司年 度报告的分析,许多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上进 一步完善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2)通过大力发展和培育 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使投资者关注的重心转向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上来,确立 价值投资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