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人的发展的生态向度.pdf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

摘 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而人的全面发展同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必须把三者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来。 什么样的人建设什么样的文明,什么样的文明塑造什么样的人。人民是历史 的真正创造者和历史成果的享有者,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并 且也应该塑造出全面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人是包含生态向 度、不断迈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态人”。生态人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新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反过来塑造着生态人。这是永无 止境的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方面。 生态人假设具有历史依据。生态人是在人的发展形态中逐渐成为可能的。在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们处在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的原始丰富性关系下, 人们通过其素朴的有机思维方式、具有原始性的生态生产方式、节俭的生活方式, 展现了生态人的历史发生。在“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们处在人与 人(社会)、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关系下,人们通过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反生态 性的生产方式、非理性消费的生活方式展现了生态人的被迫消解。在人的自由而 全面发展阶段,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实现双重“和解”,人们将注 重“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即生态人 的重构复归。可见,在人的发展形态的转换过程中,生态人展现出了一个由历史 发生到被迫消解再到重构复归的历史进程。 生态人假设具有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整个世界是一个包含自然系 统和社会系统的有机整体,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与人(社 会)的和谐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只 能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总体和谐中建构。同时,自然界是人的“另一个 身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自然界紧密联系,实现人和人的关系、人和 自然的关系的双重提升,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高度有机统一,是人的自由 而全面发展的生态规定。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然包含人的发展的生态向 度——生态人。生态人通过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体现其理论 1 规定性。 生态人的思维方式。生态人的思维是有机整体思维,他把整个世界(人、社 会、自然)看作一个大系统,摒弃人在整个世界中的先验的绝对的主宰地位;同 时,坚持有机性原则,将整个世界都看成有机的生命体,看成由“人—社会—自 然”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看到人(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和相 互作用的。因此,他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反对分析还原、机械拼凑思维。生 态人的思维是均衡协调思维,注重事物内部各要素、事物之间各种有机内在联系 的关系相匹配、相协调,反对一维独进思维,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 发展,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人的思维是人本重生思 维,强调全面看待自然对人的实践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等,强调自然是“人 的精神的无机界”、“人的无机身体”,强调把人类自身的发展整合到自然的普遍的 进化过程中去,重生命轻物质、重生存轻占有,不断开拓人类生活的深远意义。 总之,生态人特有的思维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思想前提、智力支持,有助于导 向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生活行为。 生态人的生产是生态化的生产。生态化的生产既吸收资本主义高水平生产力, 又注意克服它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断裂的弊端,以维持人与自然之间可 持续物质变换。这是通过三个环节体现出来的。一是劳动对象利用的永续化。“自 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益, 是劳动对象利用永续化的必要手段。同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 用效益,不断发现和利用周围自然界物体的许多新的有用属性,寻求非再生资源、 能源的替代物,使劳动对象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等,都是实现劳动对象利用永续 化的有效途径。二是劳动资料应用的生态化。实现劳动资料生态化的关键是发展 生态化的科学技术,将生态化的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运用于环境保护,起到有 效降耗、减排、防污、治污的作用,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