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词。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词;
2、理解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主要教学: 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九月胜利会师,途经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借《步出夏门行》这一旧题,写下了历代传诵的壮丽的诗篇。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一般无标题,而结尾一句有时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
完成周报35期第3版相应题目。
或:自学《动态》“作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后完成填空题: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 (体例),作者是 (朝代)诗人 。其诗歌特点是 , , ,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钱塘湖是 的别名,诗中描写了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观沧海》是一首 (体例),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这种体例的诗歌是可以 的,一般 ,《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而结尾一句有时是诗的 ,跟诗的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他的诗以 (风格)见称。诗中登山观海的地点是 ,本诗写于官渡之战后,统一北方凯旋途中。次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至此天下三分而治。
三、多形式朗读成诵。
(摇头摆脑读、快读、比比画画读、潮汕话读、说唱式读、打节奏读等)
四、学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七律)
(一)自学指导一:理解诗歌大意(3分钟)
1、自学内容:理解诗歌大意。
2、方法指导: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注解和《动态》,用自己的话口头翻译,不要求对译,可以意译。同桌间互译。
3、检查自学效果。
4、出示幻灯片明确。
(二)自学指导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5分钟)
1、自学内容:读懂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2、方法指导:在诗文中圈画出名词、动词、形容词加以品味,并打开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诗中写了什么景,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图画来。然后小组交流诗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试着分析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最后回答问题。
(1)读完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2) “几处”“谁家”能不能分别换成“处处” “家家”,为什么?
(3)哪些诗句最能说明诗人已经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自学效果检查。
4、明确:
早莺、 新燕 、暖树、 浅草、 春泥
诗人对周围的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张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最爱湖东行不足
(首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5、当堂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D )
A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内容是暮春景色。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和“谁家”可以理解为“处处”“家家”。
C 描写想象中景色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 文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写的是初春湖面景色。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和“才能”表现了( )(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2)这首诗是写( )作者的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 )
(春天骑马游西湖) (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三)教师小结: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中间两联是分写。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语文上册 i u ü 1教案 语文S版.doc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这条小鱼在乎》课件 西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 ie üe er 1教案 语文S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j q x 1教案 语文S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un、ün教案 语文S版.doc
- 四年级语文上册 白公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z、c、s、zi、ci、si教案 语文S版.doc
- 四年级语文上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温暖》课件 西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 zh ch sh r 1教案 语文S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与妻书》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化石吟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六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doc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之《关雎》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绿色蝈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之《黄鹤楼》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之《蒹葭》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山市教案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